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章 江湖大哥曾是文化人-《玉帛金鼎》


    第(1/3)頁

    關(guān)于江湖老大周偉良的身世背景,街面上有很多傳說。

    一說他出生官宦世家,算是個官三代或者官四代;另一說是其父只不過楓林鎮(zhèn)一個生意人,早年賺了點錢,因為出手大方,混跡于各種官方場合,得以拋頭露臉。

    從周偉良的言行看來,這些傳說,似乎都不怎么靠譜。

    比較準確可靠的履歷是,高中畢業(yè)后,周偉良當過三年兵,轉(zhuǎn)業(yè)后又在街頭晃蕩了一年,然后不知通過什么關(guān)系,被分配到了一個偏遠的農(nóng)村小學(xué)做老師。

    那個偏遠的山村就在南華山腳下,故名南華村,離楓林鎮(zhèn)二十里;而那座以祠堂作為校舍教室的小學(xué),稱作華光小學(xué)。

    這些在地圖上找不到的村名和校名,沒有歷史,沒有未來,注定被人遺忘,你也不需要去刻意記住它們。

    值得注意的只有一點:我們的主角湯山,就出生于南華村,小時候就讀過華光小學(xué)。

    農(nóng)村小學(xué)各方面條件極差,就不展開詳細敘述了,畢竟這里不是憶苦思甜大會。簡單說說學(xué)校的規(guī)模。

    學(xué)生不滿百,分布在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平均每班不到二十人。教職工人員,校長加后勤,連廚房伙夫都計算在內(nèi),一共十二人。

    其中,只有校長一個是正式職工,其它的,后勤叫作臨時工,老師都是代課的。所謂的代課老師,基本上初中沒畢業(yè)。學(xué)生不懂的知識,老師們大多也不太懂。

    周偉良來到這個小學(xué),成為除校長之外的另一個正式職工。而且是除校長之外,學(xué)歷最高的一個老師。校長欣喜若狂,一聽說他上過高中,便讓他教二年級語文。

    為什么偏偏是二年級?因為這一年的二年級一班整整有三十多人。留級和升級的聚在一起,學(xué)生之間的年齡差距,少說也有五年。

    校長算是對周偉良青眼有加。但這一青睞,害苦了三十多個學(xué)生。

    許多年后,有人總結(jié)過周偉良教書育人的特點。

    周老師教書的第一大特色是,不懂拼音字母。啊波吃得,到了周偉良嘴上,成了英語里的ABCD。

    其它如雙韻母,復(fù)韻母,以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之類,學(xué)生們看著暈,周老師看著更暈。學(xué)校條件差,連個收音機都沒有,更談不上多媒體教學(xué)設(shè)備了,所以,大家暈成一團,也沒別的辦法。

    一旦有生字需要靠拼音認讀,周老師寫倒是寫出來了,但拿著教鞭指著黑板,就此悶住,很久說不出話,最后他急中生智,忽然摸摸小腹,嘆道:

    “日你妹妹的,我要上個廁所,你們自己讀一下?!?

    他扔下教鞭走了。留下整班的學(xué)生坐著發(fā)呆。有時一呆能呆到下課鈴聲響起。

    通常來說,學(xué)生不認識的字,周老師多數(shù)也不認識,理直氣壯讓人查字典。查完,學(xué)生自己能拼出來的,算你幸運;學(xué)生自己拼不出來的,也不敢去問他,因為尊敬的周老師會對人吐唾沫,吐完還會破口大罵:

    “日你媽,讓你查字典,還來問,你個瓜娃子是不是豬腦袋,嗯?”

    一幫農(nóng)村孩子聽著此語,雖然不太懂,倒也明白不是什么好話;其次還能明白的是,老師說的不是本地語言。

    有曾經(jīng)出外打過工的村里人解釋,周老師氣急了時說的是四川話。

    只不過,楓林鎮(zhèn)離四川好幾千里路,為何周老師氣急之下舍棄自己的方言,而脫口飆出四川粗話?難道僅僅是為了表明他的淵博?這點實在很令人費解。

    后來又有人考證,周老師之所以四川話說得那么順溜,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他當兵地點在四川;二是當兵雖不在四川,但他與幾個四川戰(zhàn)友成了形影不離的哥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霸州市| 山东| 泗水县| 太谷县| 临泽县| 乐山市| 洪江市| 七台河市| 大宁县| 奇台县| 广宁县| 英山县| 赤水市| 成武县| 油尖旺区| 聂拉木县| 东宁县| 都匀市| 拜泉县| 洪湖市| 旬邑县| 牡丹江市| 江山市| 永州市| 德钦县| 盘锦市| 新蔡县| 印江| 汪清县| 乐清市| 元氏县| 侯马市| 合作市| 洛浦县| 吴堡县| 焦作市| 北票市| 大埔区| 延津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