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23章 招回參軍-《大宋燕王》


    第(1/3)頁

    采購告一階段的湯鷽終于有時間休息幾天,而楊叢義就沒有那么多時間了。

    回到臨安他有很多事要做,回易船隊出海必須領取一批足夠數量的軍械裝備,這便是他來一百人來臨安的目的,精武軍統制李閣有病在身,軍中無帥,要不要另派統制官,還得朝廷做主,還有精武軍編制只有三千人,護衛船隊出海力量薄弱,建議將兩次護衛遠洋回易的宣威軍殘部調歸回易處,繼續發揮他們遠洋護衛的作用。

    這三件事都要上報朝廷才行,等到有具體回復,不知是什么時候。

    有些事不能貿然上書,跟黃琦商量過后,楊叢義才將事關回易成敗之事一一上書朝廷。

    很快,朝廷的回復遞到回易處,精武軍統制李閣身體抱恙,不能出海,統制職責暫由回易督造正使楊叢義代領,至于宣威軍,所剩兵力有限,但護衛經驗豐富,同意劃歸回易處,與精武軍一起護衛遠洋船隊,最后軍械裝備所請,朝廷指示按需領取。

    三件需要朝廷同意的麻煩事確定下來,楊叢義頓時感覺輕松了一大截。

    接下來再在臨安招募幾個得力參軍、郎中道士,便能領取了軍械離開臨安。

    然而,參軍不是那么好招募的,全城廣發告示十天,并沒有合適的人才前來應募,隨船出海。

    楊叢義最想要的兩個參軍,一個是沈縉,一個陸游,當年在選將營,他們二人配合的很好,一人主管內務,協調各軍,一人負責溝通州府,籌集糧草,將兩萬多人的選將營打理的井井有條,但如今卻不知他二人身在何處。

    幾番斟酌之后,參軍人選還真是非他二人莫屬。

    去年是三年一試的科考之年,不知道他們二人是否金榜題名?

    楊叢義很快去禮部和吏部查探了一番,發現他二人去年并未中榜,也未有任何官職差遣。

    既然沒有朝廷差遣,那他二人不是在臨安便是回了老家,除此之外應該不會有第三種選擇。

    如果他們在臨安,回易開始大半年了,他們不會沒聽說。

    不說陸游,沈縉參與過兩次回易督造,朝廷再次回易,他沒有不來看看的道理,既然沒見他,那么他很可能回了鎮江老家,而陸游科舉失利,除了回家苦頭,也別無他途。

    楊叢義覺得他很有必要去一趟他們的老家,把他們兩個拉出來,一同回易出海。

    跟湯鷽簡單一說,兩人一拍即合,原本湯鷽自告奮勇要去鎮江找沈縉,被楊叢義以回易處需要留守直接駁回,所以兩個地方他都要去。

    他先是打馬去了鎮江,好一番周折,最終才找到沈縉的住處。

    那是一個偏遠村莊,遠離喧囂的城鎮,門頭匾額上“沈府”二字已經斑駁失色,多年沒有修整,整個院子看得出來,已經有些年頭。

    院門緊閉,楊叢義上前叩響門環,叩了許久才有一個婦人近前詢問,是誰叫門。

    楊叢義如實相告,他是沈縉的朋友,特意從臨安來拜訪故人。

    一聲稍候,婦人離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鹤峰县| 右玉县| 历史| 博客| 资源县| 连城县| 山东| 深圳市| 循化| 公主岭市| 静海县| 青龙| 水城县| 枣庄市| 泗洪县| 咸阳市| 雅安市| 留坝县| 柘城县| 曲麻莱县| 绍兴市| 南岸区| 石楼县| 济源市| 天全县| 灌阳县| 浦北县| 谢通门县| 武夷山市| 长海县| 辽源市| 寻甸| 元江| 南郑县| 济阳县| 资中县| 枣庄市| 河间市| 延吉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