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大宋燕王》
第(1/3)頁
宣威軍拿下一城兩關,還是太貪了!
三千多人處在敵軍四面包圍之中,能順利脫身就不錯,還想堅守涼山,恐怕不是瘋!
楊叢義當然不瘋,如果游奕軍北上,順利拿下郁林,一萬人據城而守,從扶綏退回的五萬敵軍短時間應該攻不下來,他們沒有立足之地,必定會南下涼山,宣威軍取得涼山百姓幫助,城中糧草輜重充足,堅守三五個月,不成問題,五萬敵軍吃喝困難,短時間內拿不下涼山必定退回升龍。
可現在出現變故,郁林守軍要傾巢而出,奪回大南關,顯然游奕軍被沒有給郁林敵軍壓力,游奕軍不出現,沒有友軍配合,楊叢義的退敵計劃便無法實施,如果堅持執行,反而讓宣威軍陷入絕境。
口干舌燥的楊叢義,喝了幾口涼水之后,逐漸冷靜下來。
眼下郁林敵軍欲拿大南關,城西關隘外敵軍又陳兵五千,如果能將大南關守住,城西關隘有一千人,此關便不會丟失,如果大南關守不住,而郁林敵軍拿下大南關也不南下,城西關隘也無憂,但如果他們拿下大南關后派兵繞城南下,內外夾擊之下,城西關隘必然不保。但以目前宣威軍分散的兵力來說,如果郁林敵軍傾巢而出,蘇仲守住大南關是癡心妄想,因此大南關必失。
大南關必失,城西關隘不能失,否則升龍方向的敵軍與郁林敵軍匯合,宣威軍在涼山便沒有任何回旋余地。因此,即使大南關丟失,短期內也不能讓郁林敵軍南下,必須利用大南關到涼山這三十里空間,將企圖南下的敵軍消滅,或是趕回去。郁林守軍也只有三千余人,分兵駐守郁林和大南關,兵力就已經分散,若是敢再分兵南下,涼山城里二千五百宣威軍,完全可以伺機將其消滅。
這么一來,只要守住城西關隘,占據涼山城,即使沒有游奕軍,宣威軍也能跟郁林敵軍形成對峙,雙方兵力多寡不相上下,各據一城一關,分兵兩處,誰也不能輕東,便能相安無事。
如果真的形成這種局面,宣威軍完全可以接受,因為占據涼山,便切斷了郁林、扶綏地區敵軍后勤補給,拖的越久,敵軍的糧草儲備便越少,對宣威軍便越有利。
大南關完全可以送給他們,減輕他們的焦慮,引誘他們分兵,而宣威軍則可以集中兵力,據守涼山城和城西關隘。
考慮清楚之后,楊叢義立即下令棄守大南關:“傳令,命蘇仲放棄大南關,一天之內,將所有糧草輜重和人馬全部帶回涼山!”
同時又下一令:“傳令,命袁華、柳時務必堅守關隘,兩天之后,便有援軍!”
傳令兵兵分兩路,一出城西,一出城北,迅速前去傳令。
隨后楊叢義又找來姚昶,商量征召城中青壯百姓協助守城的問題。并把他堅守涼山退敵的通盤構想,也一并告訴姚昶,共同商討是否可行,是否還有漏洞。
姚昶此時方知楊叢義對于這場戰事的設想,三千人對戰五萬人,還是在敵人領地內,確實太過大膽。不過城中百姓人心向背已經很明顯,貪官污吏被清除,又讓他們掙了一批糧食之后,他們對宣威軍統治涼山沒有多少怨言,只是城門緊閉,多少有些不便,但這也不足以讓他們反感。總之,涼山城如今民心可用,征召幾千人協助守城完全沒有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台县|
巩留县|
高淳县|
慈利县|
仙居县|
通海县|
安乡县|
武隆县|
尤溪县|
德格县|
天气|
澄迈县|
亳州市|
精河县|
开远市|
彰化县|
漠河县|
平顶山市|
淮阳县|
万盛区|
买车|
山阳县|
政和县|
遵义市|
宜君县|
花莲县|
彭水|
和静县|
阳西县|
浦城县|
武川县|
三江|
泽普县|
会泽县|
隆安县|
雅江县|
鹤庆县|
正蓝旗|
军事|
托克逊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