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大宋燕王》
第(2/3)頁
蘇仲退守涼山,郁林方向的敵軍就會占據大南關,城西關隘只有一千守軍,郁林敵軍有限,他們自然不敢再分兵越涼山城而過,南下攻擊關隘,但涼山城東南邊還有一條小路直通李越腹地,必要之時,敵軍很可能從小路增援,若增援敵軍與大南關敵軍相互策應,宣威軍不敢出涼山城,那么城西關隘就擋不住背后來襲的敵軍,敵軍里應外合,不但關隘要丟失,宣威軍也會損失慘重。
楊叢義與姚昶攤開地圖,仔細推敲之后認為,必須切斷大南關、城西關隘和涼山東南方向援軍三方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如此一來,宣威軍才能有回旋余地,才能控制涼山和城西關隘,徹底截斷李越腹地對郁林和扶綏前線敵軍的糧草補給。
蘇仲棄守大南關后,一營兵力調往城西關隘,一部分兵力部署涼山城東南方向,控制那條直通李越腹地的小路,剩余兵力駐防涼山。這樣的話,宣威軍棄守大南關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一方面增援了涼山和城西關隘,另一方面又能控制通往李越腹地的小路,還有,涼山增兵,大南關敵軍必然不敢南下,內外夾擊城西關隘更是妄想。
扶綏大軍不退,城西關隘和東南小路便能不失,斷絕他們的補給,若扶綏大軍撤退至郁林,宣威軍便可全線撤退至涼山城,據城堅守,三千人與五萬人對峙,消耗他們的糧草,用不了幾個月,五萬大軍必然退后,撤回李越去。
主意已定,姚昶便去招貼告示,招募協助守城的軍卒。
協助守城,每月發放十五斤糧。
消息一出,報名的百姓涌涌而至,很快擁堵在軍營外。
招募要求不高,身強體壯,搬得動石頭,拉的開弓箭。
一百斤的石頭,一擔兩斗的弓,應征的百姓流水而過,通過考核的立即在名冊上登記姓名,由宣威軍押官一一帶走整頓。
宣威軍一天時間便招募了兩千五百人,幾乎將涼山城里的青壯招募一空。
第一批招募完成之后,由姚昶統領,立即開始在軍營內進行基本的隊形隊列和軍令口令訓練,接下來還會進行射箭訓練。
涼山城里,李越人為戰爭籌備許多年,軍械庫里的弓箭不計其數,質量雖然及不上大宋軍器作坊出來的利箭和一擔五斗弓,但數量眾多,莫說一萬人,就是十萬人也足夠使用,打一場大仗綽綽有余。由于李越大軍攻占郁林、左州等地太過容易,軍械消耗很小,如今涼山軍械庫里的存貨非常多。這也是楊叢義能想到借助涼山百姓之力的原因所在,沒有軍械,赤手空拳,是擋不住幾萬人圍攻的。
招募的青壯開始訓練之后不久,蘇仲便帶著宣威軍撤回了涼山城。
一營兵力調去城西關隘支援袁華、柳時,另有五隊兵力出城東,往二十里外,在通往李越腹地的小道設置障礙,遇小股敵兵則劫殺,遇大股敵軍則襲擾,并隨時向涼山報信。
蘇仲被留在城內,如今城里只有宣威軍一千六七百人,而組織起來的青壯就有兩千五百多人,這還只是第一批,后面還有第二批、第三批,這些人都需要訓練,同時更需要統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彭水|
津市市|
厦门市|
吉水县|
平顶山市|
青岛市|
铁力市|
永登县|
榕江县|
青岛市|
麦盖提县|
焦作市|
华池县|
额尔古纳市|
九台市|
奇台县|
仙游县|
巴东县|
榆林市|
榆社县|
东海县|
定边县|
长寿区|
长兴县|
古蔺县|
赤水市|
同德县|
牙克石市|
黄梅县|
宣武区|
额济纳旗|
东丰县|
芦溪县|
确山县|
华容县|
淮南市|
青海省|
江油市|
广州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