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大宋燕王》
第(3/3)頁
此話一出,場下就開始議論紛紛,一人對兩人,精彩肯定是會很精彩,只不過一人的一方氣勢上會吃虧,想上場的太學生,也要好好考慮,看能不能頂住對方兩人的壓力。
湯鷽悄聲道:“楊兄,你覺得這場辯議,還能進行下去嗎,我看懸乎。”
楊叢義道:“這是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一對二,若是贏了,你想想,那是出多大的風頭。肯定會有人上去,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然會有人去爭,等著看戲吧。”
湯鷽道:“也是,他們怎么可能會認輸。楊兄,這辯論精彩吧,比你在齋舍窩著強多了。”
楊叢義笑道:“是挺有意思。我們要是將來參加科舉,也會考策議吧。”
湯鷽道:“肯定要考,提前看看他們的也好,估計到時候都差不多。”
州試、省試、殿試,楊叢義當然知道,殿試的策問,是授官的最后一關,要定名次,能進一甲,不需要吏部考核,就能授官,二甲也有直接授官的機會,但三甲就需要機遇,不是考中就能有官做。殿試策問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能得一甲,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不會差,當然可以直接授官。
“我來試試。”議論紛紛的人群里站起一人,走進場中。
只見那太學生向場中三人行禮后,又向圍觀眾人行禮,并高聲通報來歷姓名:“在下嘉興袁宥。”
方騰臉上神色一輕,當即笑道:“袁兄勇氣可嘉。第五場辯議,以一對二,辯議開始!”宣布之后,隨即退場,把舞臺留給三人。
場下眾人也是莫名的興奮,有好戲看了。
袁宥輕道一聲:“陸兄、唐兄,請多指教。”便提筆破題。
片刻之后破題完畢,拿起題紙向眾人展示,高聲道:“均分賑濟,以安民心。”
既已破題,至于誰先論述,三人推讓一番,最終還是袁宥先請。
只見袁宥放下題紙論道:“圣人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孔融讓梨,雖有大小之分,也是一人一個,若不均,既是兄弟,亦有隔閡。一家兄弟有高低,一州五縣有貧富,天災到時,不因縣貧小一分,不因縣富大一分,洪澇干旱,肥田瘦地,俱無收成。當此之時,州府賑濟,首當公平,按人均分,若分多寡,必起不安,繼而爭斗,災荒之年,有流民之憂,流民不安,則盜賊四起,盜賊起,則縣治州治亂,天災之后難以恢復。是以,天災之時,當安民心,安民首要,賞賜糧食物資公平公正,公則民不忿,平則民心安。是故,一州之地,不論五縣貧富,天災到時,糧食賑濟當均分,安定民心,以圖災后恢復。”
陸堃道:“袁兄之策,我以為不妥。一州之地,有貧有富,府庫必然不豐,天災來時,不是一時半日,州府如何能一力賑濟?當此之時,需作長久計議。貧縣多賑濟,富縣可自救,鄉紳貧民,相互幫扶......”
唐悎道:“袁兄此言差矣。天災之年,民不患寡,亦不患均,只患手中無糧,鍋內無米,流離失所,無處可居,人有胖瘦,縣有貧富,當此之時,應以活命為首要,貧者無積蓄,當需多賑濟......”
兩人對一人,一場激烈的交鋒,論來論去,誰都有道理,立意不同,方法不同,最終目的也不同,一番論述持續了半個時辰。
一人對兩人,袁宥雖然氣勢上落了下風,卻也贏得了圍觀眾人的稱贊與尊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天祝|
闽清县|
平阴县|
德庆县|
台前县|
黑龙江省|
柘荣县|
宁国市|
民乐县|
信宜市|
井陉县|
同德县|
沙洋县|
庆安县|
崇信县|
赣州市|
留坝县|
商都县|
鸡东县|
黄平县|
葫芦岛市|
巫山县|
酒泉市|
宁波市|
平果县|
金塔县|
保定市|
马山县|
同心县|
元氏县|
镇赉县|
朝阳县|
津市市|
仁布县|
天水市|
土默特左旗|
桃江县|
鄢陵县|
宁陵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