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臣家中的細鹽,都是臣買最便宜的巖鹽,自己制出來的。” “制?”李世民皺眉道:“你剛才也說,巖鹽大部分有毒。再說,鹽如何制?你的意思是,磨細了便無毒么?你發明了一個碾盤?” 碾盤?李牧被李世民的腦洞打敗了,道:“陛下,臣發明的是提煉之法,可以把巖鹽中的雜質,也就是毒物提煉出去,通過幾道復雜的工序,便可以讓巖鹽變成細鹽,任何品質的巖鹽都可以提煉。臣計算過,原料和產出的比例大致為十比六,也就是說,一斤巖鹽,能出六兩細鹽。而細鹽的價錢,是巖鹽的二十倍。陛下現在明白,此中的利潤了么?” “一斤劣質的巖鹽,能制出六兩上等細鹽……”李世民在腦袋里估算了一下,忽然瞪大了眼睛,他仿佛看到了金餅,滿屋子都是金餅。要知道,巖鹽這東西,比煤石也少不哪去了。在西域,就是原突厥所在的地盤,靠近沙漠的地方,到處都是干涸的湖泊,湖泊底下全都是巖鹽,而且因為多數有毒,幾乎都是沒有開采的,數量無法預計。 李世民的呼吸急促了起來,抓著李牧的肩膀問道:“當真?你小子可不能撒謊,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 李牧無奈道:“陛下,臣敢跟您撒謊么?臣隨時都能制出來,您若不信,改天有空您去臣的工作室,臣為您演示就是了。” 李世民松開了李牧的肩膀,狐疑道:“既然你有如此手段,為什么不拿出來賺錢。鹽的利潤,要比酒更大。” 李牧一本正經道:“陛下,臣多次說過,臣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之人,錢并不能讓臣覺得快樂,唯有對陛下忠誠,為百姓做事,才能讓臣……” “行了,閉嘴吧,朕不想聽。”李世民聽到李牧這套說辭,腦袋就疼。雖然看起來,聽起來,這小子都像是在胡扯,但是偏偏他做的事情,還真就是這么回事。 見李牧說得這么篤定,李世民便也信了,感慨道:“愛卿真是朕的福將啊,竟然還會制鹽,讓朕非常欣慰。試想自三皇五帝到現在,哪朝哪代能讓百姓都吃上細鹽?一個都沒有!若在朕當皇帝的時候做到了,朕也可借此名留青史了吧。” 說著,他看了看李牧,道:“卿也一樣,與朕一道,青史留名。” “臣謝陛下恩典。”李牧先恭維了一聲,然后才道:“不過臣以為,陛下把事情想得簡單了些。” “嗯?你不是說巖鹽取之不盡么?為何不能讓百姓都吃上細鹽?” “陛下,鹽乃是國家根本中的根本。若此制鹽法泄露,讓周邊諸國學了去,于我大唐,極為不利。所以臣以為,還是循序漸進為好。由上自下,先讓官員,門閥,世家,地主等吃上細鹽,那么池鹽和海鹽必定要降價,這樣富農也可吃上池鹽和海鹽,而平民百姓,則至少能吃上沒有毒的巖鹽,再也不用鹽布。這樣由上及下,慢慢的推行,才是正途。而陛下也可因這細鹽,獲取利潤,填充內帑,兩全其美。假以時日,在我大唐休養生息,恢復過來之后,無懼四夷侵擾之時,再進一步推廣細鹽,總有一天,我大唐百姓將會人人都能吃到細鹽的。 李世民想了一會兒,道:“確實如此啊,朕有些急功近利了。這經營之道,朕確實是沒有你思慮得周全。也罷,那朕就不管了,交由你來處置吧。” “諾。” 李牧應了聲,又抬頭道:“陛下,臣還有一個想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