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吧,張小北這一輩子玩兒的都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活兒。 就特么是這號命。 誰知道這才是個開始,今后這種事情,張小北是越做越大,而且是跨區域,跨省域來做這個。 不過,眼下的事眼下說。 還得繼續說配煤發運。 既然有了目標,有了方法,那就是一步一步實施的事情了。 張小北的想法是,找煤承公司。 因為馬旭光那里雖然有也有發運站臺,但是公路上站這個事情,似乎是煤承公司在管。 也就是說,公路運輸在唐省的管理權限,除了煤承公司,再沒第二家。 可不像鐵路運輸,好幾家計劃單位,大家都可以做。 要不然說金盛集團的合同就是擺設呢,沒有客戶跟煤承公司的合同,一切都白搭。 所以,煤承公司的站臺,煤承公司又管著公路運輸。 這一個系統全辦了,省的跨兩個公司,業務難協調。 但是,同時還存在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煤承公司其實還分為公路公司和鐵路公司的。 公路公司的上站煤管理,一噸只收15塊錢,剩下的經銷差價可都讓鐵路公司掙跑了。 這公路公司也不大愿意啊。 所以,煤承公路公司只愿意簽訂純粹的公路發運合同,一噸收120塊錢,怎么就不舒服了。 你那上站合同,我一噸才收15塊錢,連零頭兒都不夠。 所以公路上站運輸這一塊兒,很雞肋,就不愿意支那個架子。 但是,咱北爺是誰? 那可是老虎不吃人,名聲在外啊。 這煤承公路公司,自己根本就沒有打算去,全部交給鐵路站臺的人來辦。 無非是多增加十幾塊錢成本。 好處唄,大家都明白。 這要發運,還得找在龍海縣的站臺,畢竟自己在這個地盤上熟,關系好協調。 煤承公司在離金盛集團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家鐵路站臺,叫個午安站臺。 場地挺大,但是每個月也就是走上三四列貨。 而且人工和加工設備都很齊全,也省的自己費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