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就在此時,一道輕緩的鋼琴音緩緩響起。
琴聲柔和,宛若暴雨天洗刷掉塵埃的白噪音般,令人舒適。
可又透著幾分孤寂。
隨后,畫面再次亮起。
出現在眾人視線內的,是一個完全由馬賽克方塊堆疊起來的場景。
這里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方的,而且以像素點凝聚的方式組合。
說實話,這個畫面在出現的第一時間,現場絕大部分人都不太能接受。
因為它真的像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游戲行業剛剛開始發展時,連一個清晰的構圖都沒有算力去呈現的模樣。
可現在的科技早已日新月異,芯片的算力也已發生質變,各種細膩精致的人物建模橫行全球。
不過,對這款游戲產生質疑之前。
需要先看看它出自于哪家公司之手。
頭號玩家已經與這個時代的游戲發展深刻綁定。
經這家公司之手發行的游戲,哪怕初看再劣質,你都仍可以對它保留一絲期待。
很快,伴隨著舒緩的鋼琴曲,熒幕中一位身著淺藍色上衣與深藍色褲子的方頭方腦的家伙出現了。
配文標注了他的名字,史蒂夫。
沒有人說明史蒂夫為什么會來到這里。
也沒有人告訴史蒂夫要干些什么。
沒有任務指引,提醒,哪怕最基礎的引導。
一切都沒有。
這個世界也好似望不到邊際。
但史蒂夫仿佛有自己的想法。
他開始行動了。
他伸出方塊胳膊對著一旁的樹木就開始鑿去。
伴隨著砍樹聲的音效傳出。
大約五六秒后,史蒂夫成功弄到了一塊木頭。
當然,這木頭也是方塊,四四方方的規整矩形。
獲得木塊后,史蒂夫打開了一個簡單的界面。
將木塊放置在了合成面板之上。
一份原木很快便被拆解成了四份木塊。
而將四份木塊再次填滿2*2的合成板后,史蒂夫得到了一個3*3的合成臺。
只需將它放置在地上,伸出右手對它單點一下,就能開啟。
然后,史蒂夫又去擼了幾塊原木。
打開合成臺,把原木投入其中。
拆解成若干份木塊。
這次,他的合成方式出現了一些變化。
史蒂夫取出兩個木塊呈上下排列,右側的合成結果欄內,便得到了4根細長的木棍。
他將東西全部取出。
然后,合成圖案再次改變。
這次,他在3*3合成欄內的左上角擺上三份木塊。
居中放上兩根木棍,使其看起來像是一把斧頭的排列方式。
然后,就真的獲得了一把木質的斧頭。
當這個畫面呈現出來的時候。
原本安靜的臺下已經出現了竊竊私語的騷動聲。
“啊?”
“這也可以?”
“這意思是,在合成臺內擺出什么外形,就能獲得什么道具?”
“斯國一,這個設定有點新奇啊……是以前沒見過的東西。”
“我就說了吧,你永遠可以相信頭號玩家,相信刻寶!”
“那萬一我要是在上面擺出一個奶至……唔唔唔!不是哥們你捂我嘴干嘛!”
“噓,好好看宣傳片,就這么一小會別打岔。”
“講道理,3*3你也不好擺吧?”
“不是,還真有認真討論的啊?!?
臺下交頭接耳陣陣私聲時。
展示畫面內,史蒂夫又如法炮制,開始做起了開荒四件套。
木劍,兩份木塊在居中的第一二格擺好,最底下第三格放根木棍就能成。
鎬子則更加形象,盯上第一排鋪滿木塊,第二排跟第三排居中各放一根木棍,就大功告成。
隨后便是鏟子,1個木塊+2根木棍。
這些木質的工具,帶來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原本最初史蒂夫用手擼樹的時候,或許需要長達五六秒的時間才能敲下一塊木頭。
但有了斧頭后,這個時間被急劇縮短成了兩三秒。
也因此,到這個階段的時候。
大家還認為,《Minecraft》其實是一個另類變種的打怪升級游戲。
換了一種畫風,換了一種獲得武器的方式。
而且史蒂夫也有血條、經驗條,甚至有飽食度。
種種元素都跟打怪升級脫不開干系。
但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很新穎。
需要武器自己做即可,想做多少做多少,只要有材料,永遠不愁沒武器。
但隨著接下來的畫面展示,大家發現這款游戲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獲得基礎工具之后,史蒂夫快速開始收集東西。
木頭,石頭,雜草,種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