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這直播間逆天發言這么多嗎?100個人就有50個逆天言論,我就想問問,剩下50個為什么不發表意見,沒有手?” “停停停,別往下說了,再說下去這個直播間都沒了。” 彈幕們調侃間,大司馬已經鎖定了那只外形看起來像是螳螂的英雄。 “改變,就是好事!” 伴隨著鎖定語音傳出,在召喚師技能選擇這一塊,大司馬稍作猶豫了片刻。 閃現是一定要帶的,現在的游戲環境就是比誰的位移多,誰就能率先躲避對方技能,然后占據上風。 而另外一個技能,現在基本上是全員點燃,能多打一些傷害。 尤其是雙方博弈的時候,點燃這個技能更是增加勇氣的超必殺。 一旦給對面掛上,就能降低對方理智,使其操作變得神志不清。 不過,既然決定要自己開拓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戰術體系。 那就不能什么都隨大流。 隨大流也沒有節目效果。 在一群技能內,大司馬一眼就相中了【懲戒】這個技能。 根據其描述來看,它可以對野怪造成一定百分比的傷害,使野怪血量迅速消失。 野怪這東西,雖然大司馬還沒正式打過。 但他大概知道這些玩意在哪里。 分布于召喚師峽谷的兩側叢林內。 忽然,大司馬眼前一亮。 你還別說。 如果一群人都擠在中路線上的話。 自己跑去打野怪,豈不是得到的經濟都能由自己獨享? 連續玩了三局之后,大司馬現在非常了解到裝備的重要性。 裝備出的比對面快,傷害就是比對面高。 然后就能不斷的殺殺殺,殺死對方還能給自己爆金幣,則能再拉開雙方的裝備差,最后滾雪球滾到以一敵五的程度。 “彳亍,那就選這個!” 鎖定懲戒,等待讀秒后進入游戲。 一上線,己方四人就興沖沖的抱團往中路跑。 而大司馬則是一頭直接扎進了野區,等待野怪的刷新。 這個怪異的行為,則引起了隊友們的質疑。 脾氣好點的,可能還會打字溝通‘兄弟,你過來啊,你去野區干嘛,野區又沒有兵線,也沒有人頭進賬。’ 脾氣暴躁的,直接就開罵了。 “不是,這是個團隊游戲啊,你他媽不來打團,我們四打五怎么打的過?真腦子有泡。” 大司馬則無動于衷,坐等野怪刷新的同時,逐字逐句看了看螳螂的技能描述。 Q技能,強化利爪對單體造成一定比例的傷害,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個傷害能額外增長一大截。 W技能,發射兩枚尖刺造成小范圍AOE傷害,在近距離命中敵人還能回血。 E技能,位移技,朝著一個地方飛撲跳躍,造成一定傷害。 R技能,遁入虛空,擁有上盤類似于薇恩的隱身技,持續一秒潛行,并且移動速度在一秒內爆發式增長,共計可以釋放兩次。 以及被動技能,孤立無援。 在一定范圍內沒有友軍的話,Q技能獲得額外效果,以及下一次的平A會附帶一定比例的魔法傷害。 除此之外,螳螂還有個專屬于大招的被動。 每到6/11/16等級時,升級大招都能選擇強化一次Q或W或E或R技能。 Q技能強化過后,冷卻時間縮短60% W強化后,會呈扇形散射出三道螺旋尖刺,對敵方造成高度減速,回血量也會有所增加。 E技能強化后,位移距離翻倍,并且擊殺敵方后位移技能刷新。 R技能強化后,身軀變成深紅色,并且能夠進行三次潛行,潛行時長翻倍到兩秒。 “噢喲,這個小老板看起來像是專門為了打野怪而設計的啊,而且看技能描述的定位,更像是一個刺客。”一眼掃過螳螂有些夸張的屬性,大司馬覺得自己這盤野區更是選對了! 由于是第一次打野,沒什么經驗。 更不知道這些野怪有哪些特性打法與技巧。 所以大司馬選擇了靠近中路防御塔的六鳥怪開局,并且點出了Q技能。 不過打著打著大司馬發現不對勁了。 他是多蘭劍+一瓶紅藥出門。 但這一級的野怪傷害也太高了,跟之前傳統游戲那種上來給玩家打的1級怪物,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他還沒把最大的那只鳥打到半血以下,一群鳥怪先直接把他的螳螂給打到了半血以下。 “這什么啊……怎么攻擊力這么高?” “沒道理的啊,按理來說,英雄聯盟設計師應該不會設計這種前期打不過的野怪才對的啊。” “我認為啊,這肯定是設計師給我們玩的一個心跳。” “假若我用掉這瓶血藥,那么最終應該剛剛好把野怪打死,然后我還剩一絲血,但是野怪能給我大量的經驗值與經濟回報,能讓我一下升到三四級。” “同學們,相信我,這一切肯定都是設計師早就算好了的。” 說話間,他用掉血藥,繼續孜孜不倦的打野。 只不過,場面走向跟大司馬所預料的出現了一絲偏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