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玉京城外西山小道,一位青衫書生背著包袱走來,他年約十六上下,眉清目秀,略顯些瘦弱,也許是讀書明志的原因,讓年紀不大的他臉上掛了些愁容,低頭正思索著些問題,沒有同齡人的朝氣灑脫,更成熟一些,顯的穩重。
“……這小理國公景雨行出手還真大方,聽說這人禮賢下士,急公好義,也經常救濟窮困的讀書人,在玉京城中名聲很好。不過我看其志不小……”
洪易小小年紀在府中經歷頗多,懂的些人情事故,今日有一位小理國公景雨行派人因欣賞他的詩才送上一堆高檔的文房四寶,卻被他拒絕了。
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收買人心的舉動洪易是瞧的出來的,只是他自有自已的傲骨,自信將來必有出頭之日,若受了那景雨行的東西,難免要矮人一頭,日后卻不好力了。
再加上在武溫侯洪府中的丫鬟都能隨意輕看他,只因為他的母親不是夫人,而是妾,母親更是去世多年,在府中的他可謂一點地位都沒有,好在他也爭氣,考上了秀才,如今只要等到明年開春,考中進士的話,一切又將大不相同。
小小年紀,受過屈辱欺凌,明白生活陰暗,方才獨立自主,有了些城府,如此心智才成熟這么多,這傲心一起,索性帶些行李來這西山住一陣子,一為母親守墳,二也能靜心溫習功課,一舉兩得。
只是他怎么也沒想過,他這一次決定將為他的未來帶來多么巨大的改變,不論是某人穿越而來,而是沒穿越而來,他的未來都超乎了太多人的想像了。
洪易一路走來,心中念頭激蕩。想像中自己若中了舉人,甚至中了狀元,定要讓那間接害死自己母親的趙夫人好好瞧瞧模樣,也給死去的母親加上尊崇的謚號。這才不復他這么多年寒窗苦讀啊!
天快黑的時候,洪易來到了西山腳下,正準備給母親的墳墓打掃一下,忽然發現,秋月寺附近不遠處。那靠近水潭的地方,多了三座房屋,此時一群匠人正在給房子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