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安神色糾結(jié)著,袖中的三顆珍珠摸的越發(fā)頻繁,但終究沒推還回去,王道一說的沒錯,科舉確實需要打點孝進(jìn),他兩人自認(rèn)才學(xué)是夠的,但前兩年考舉失敗就是差了點,為何?還不就是沒有打點上官嗎?你有才學(xué)沒錯啊,但其他人不比你差啊,在相同選擇下,自然是打點了的人先中,后面的人先等等吧。
地主家也還沒有余糧呢,方安與李飛白別看是世家子弟,但他們是旁支,家境也就比寒門子弟好些,和小門小戶的富裕之家相比,有時還比不過呢,兩年進(jìn)舉人失敗,被人提點了一下,才明白,有才學(xué)是基礎(chǔ),但也要能打點上官,不然就只能排隊吧,多考兩年,上官總會給一些沒有打點的人中舉的,畢竟吃相不能太難看。
明年又要開考了,兩人這一次準(zhǔn)備的充足,甚至還將家中的一些田產(chǎn)賣去了一些,這才提前來到玉京城備考,同時也是要打聽好這次的‘上官’是誰,打點要多少等等,遇到個名聲廉明一些的,可能需要打點的多些,要是遇到個不太廉明的,反而要打點的少些。這其中奧秘當(dāng)真是外人難知啊。
因為廉明的證明是吃飽了的,甚至胃口大的,給多少都不算多啊。不廉明的反而名碼實價,反而好應(yīng)付些。
……
半天后過去,李飛白帶著一群工匠藝人回來了,后面還身旁跟著七八個小廝,推著好幾大板車,上面是些生活所需品,吃的用的穿的用的,比比皆是。
工匠人身后還有兩大車屋梁之內(nèi)的建房材料。
李飛白上前將一個包裹遞給王道。
“王兄幸不辱命,這包裹里是你要的東西,還有換來的金銀在里面,這些工匠一天之內(nèi)就能建起三間廬舍,這車是柴米油鹽。這車有文房四寶,還有些先賢書籍,哦,還剩下這兩顆寶珠……”
“拿著吧。我和方兄說好了,留著明年你們科舉所用?!?
“這!……不可,不可啊……”李飛白嘴中掙扎著了反對,內(nèi)心卻松了一口氣,果然是賭對了。
在去的路上他就糾結(jié)著要不要‘一去不復(fù)返’可走之前。方安的眼色和一些心理底限,最終都沒有讓他這么作,咬牙將一顆珍珠當(dāng)了,賣了千金的好價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