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月島上所有關于科學院的一切,包括儀器、資料、書籍,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人,全部都被大船運送到了襄陽,然后再從襄陽周轉朝長安運送過去。
讓朱常淵非常高興的是,由于高薪厚俸的吸引和誘惑,現在整個科技團隊已經不再是外國人主導,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漢人。
原來許多腦袋機靈邏輯能力比較強又愛好學習的同學,屢試不第,便放棄學業改而專攻這些儀器設備。
這群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而且在社會上還略有影響力。
現在,整個日月島上的讀書人都把科學院看作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家的傳承。
這都是在朱常淵的引導下可以想象的事情,畢竟他不希望百年之后引導這個世界上最先機科學技術的還是那些外國人。
長安科技大學成立,里面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國家科學院,以供這些人研究發明之用,而且,朱常淵還在長安城建設了一個小型的太陽能和風能混合動力發電站,供他們科學研究使用。
這些人剛剛從島上來到長安,免不了諸多抱怨。畢竟日月島是什么地方?那里的生活是何等優越?
“這該死的鄉下小村莊,我看一眼都夠了,不知道陛下為什么不讓咱們在日月島繼續居住,非要把我們弄到這鄉下的長安來?”這是一個外國鬼子發泄的不滿。
“唉,別說了。你們是被陛下調過來專門搞研究搞教育的,可是俺們幾個真是躺著也中槍啊!”后面一名漢族人苦惱著搖頭。
他確實是躺槍,剛開始的時候朱常淵詔令只把科學院的人搬過來。后來想想需要成立一個大學,于是就把各個科目的人抽調過來一兩個,作為大學的教授傳授學生知識,為學生授業解惑。
“這長安城蓋的很宏偉,也很繁華啊,本來就是個大城市,不知道比咱們的日月城要大多少倍!可是。為什么我還是喜歡咱們日月城的大馬路,喜歡咱們日月城的超市呢?”
“別說了,老子就想過一輩子做著公交的生活。嗚嗚~~~~”
抱怨歸抱怨,事情還得做,畢竟是皇帝親口下的命令,畢竟日月島上的一切都是皇帝給予的。他將這項特權收回。誰也不能說個不字!
長安科技大學成立、掛牌、營業,開始了招生。
朱常淵詔令全國:往后凡科舉而仕者,必須先入科技大學培訓兩年,兩年后視學業優秀與否任用提拔。
此詔令一出,天下讀書人如喪考妣!
他們辛辛苦苦讀書,本來就是希望通過科舉考試后做官,現在好了,科舉考試沒變。然而,所有通過科舉的人想要做官還要去科技大學中讀書兩年。還要根據學業優秀與否選拔任用。
這真的讓天下讀書人身上的擔子加重了不少。
朱常淵是一個現代社會過來的人,自然不可能做這么毫無意義的事情,所以,在加了當官之前必須在學校深造的這一條之外,還同時頒布了一項政策。
那就是,日后的科舉也要改革,圣賢書并非是不考,而是有選擇的刪減,難易程度上來說更偏重于容易,要求一般的學生具備必要的文化素養即可,并非將所有人都培養成為大儒。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增加了考試制度,每年一考試,以此來督促學生們學習進步。
還有,課程設置上,也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這些圣賢之道,而是增加了科技知識、數學知識、地理知識。以后考試,也會分門別類的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