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電視劇本版)
作者:顧雪林
第7景:BJHD區白石橋附近的“名竹茶樓”
(周一下午2點,“白面書生”約請淳于蘭和于木去白石橋附近的“名竹茶樓”喝茶,說是有些問題請教他們。)
淳于蘭:(笑了,對“白面書生”說)“喝茶可以,但是你不要以為我是什么翡翠翎管收藏專家哦。于木才是這方面的專家。”
白面書生:“茶樓是我們家開的,你幫我同收藏家們牽線搭橋,請你喝茶表示一下我們的感謝也是應該的。家父也在茶樓等著你們呢。”
淳于蘭:(很吃驚,有些不解地問)“你父親怎么會在茶樓等我?”
白面書生:“我父親知道這根翡翠翎管的主人是你,很期待和你見個面。他很想知道有關這根翡翠翎管的詳情。”
淳于蘭:“那好,恭敬不如從命。”
(“名竹茶樓”在紫竹院旁的一個獨院內,主建筑是一座二層小白樓,庭院不大,一步一景,頗有蘇州網獅園的景致。淳于蘭和于木隨“白面書生”上了二樓,在“三潭印月”包間落座。這是一個VIP大套間。外間是一圈白沙發的西式會客廳,內室是品茶室,中國古典裝潢,博古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鼻煙壺。看來,諸葛先生喜歡收藏鼻煙壺。“白面書生”讓淳于蘭和于木先在會客廳稍事等待。)
白面書生:(問大家)“先喝茶還是喝咖啡?”
淳于蘭:(不客氣地說)“在這間漂亮的西式會客廳,我還是先喝一杯咖啡吧,來一杯卡布其諾,最好再來一小盤西點,我有些餓了。”
(于木要了一杯茶。不一會,一位穿旗袍的嬌小俏麗的女服務員端來了咖啡和茶,還送來了一盤西點蛋糕。
淳于蘭端著咖啡,站在客廳的沙發前,凝視著沙發背后墻上掛著的一幅油畫。這是一幅達·芬奇1519年作的《麗達和天鵝》油畫的復制品,畫上的美女抱著天鵝的鵝頸,優美自然,栩栩如生。應當說,這幅油畫臨摹得非常精致,顯然是一位油畫高手臨摹的。
在這幅油畫對面的墻上,是一幅當代攝影家“頤和吳老”的攝影作品,畫面是巨幅頤和園佛香閣雪中全景圖,畫面中松柏的樹枝都看得清清楚楚,氣勢非常壯闊!看來,老先生還喜歡攝影作品。
這時,門開了,一位西服革履的睿智老者走了進來。淳于蘭向老者望去,見他沒有戴領帶,西服上衣的領子做工非常精致,熨燙得沒有一絲褶皺。人們常說,西服看領口,就知質量檔次的高低。)
老者:(笑容可掬地和淳于蘭打招呼)“哦,淳于蘭小姐,你總算從報紙上走下來了,讓我得窺真容,你果然很漂亮哦!”
(老先生夸自己,淳于蘭聽著心里非常舒服,指著于木向他介紹說)
淳于蘭:“這位是京城翡翠翎管收藏家于木先生。”
老者:(邊說,便向于木伸出了手)“哦,于木先生,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啊!本人,諸葛瑜亮。”
(于木和諸葛瑜亮的手握在一起,兩人不覺地相互凝視了片刻。)
于木:“諸葛先生,幸會!”
“白面書生”:“我父親很想就翡翠翎管問題,求教于木先生。”
于木:(很謙虛地說)“呵呵,翡翠翎管我也只是略知一二,談不上求教,大家相互切磋。”
諸葛瑜亮:冷不丁吐出了4個字,“如是我聞。”
(淳于蘭幾乎沒有聽清,也沒有聽懂。)
于木:(反應很快,他邊說邊露出了笑容)“哦,看來諸葛先生喜歡《金剛經》?”
諸葛瑜亮:(一怔)“請于木先生這邊移步。”(諸葛瑜亮手指里屋,把于木和淳于蘭往里屋茶室請。進了茶室,于木驚訝地望著正面墻上)
于木:“哦,好一幅漂亮的《金剛經》啊!”
(淳于蘭這才注意到,茶室的墻上掛著一幅鳥篆體金剛經。)
于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于木流暢地念著,看來這家伙還懂點鳥篆體。
于木:(對諸葛瑜亮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來你也是個高人!”
諸葛瑜亮:(狡黠地問于木)“哦,請問這‘世界’為何意?”
于木“‘世界’是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據《金剛經》所言,‘世’指時間,‘界’指空間。”
(于木不慌不忙地解釋道,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諸葛瑜亮:“那‘大千世界’呢?”
于木:“據《金剛經》所言,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八海交相圍繞,海的四面各有一洲,四周外以鐵圍山為外郭,這就是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總稱三千大千世界。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地,故又稱一佛國土。”
(聽了于木此言,淳于蘭真是暗暗地為他叫絕了。)
諸葛瑜亮:(輕輕地飄來一句)“你也是高人啊!先生喜歡喝什么茶?”
于木:“莫干山云霧茶,不知老先生這里可有?”
諸葛瑜亮:(略微一怔,然后頗為輕松地接過話頭說)“有,當然有,茶室沒茶,那叫什么茶室?”
(稍停頓后)
諸葛瑜亮:“你怎么會喜歡喝杭州莫干山云霧茶?”
于木:“上世紀70年代,我曾在BJ一家小工廠當工人,工廠派我到上海汽車電機廠學習刀具和量具技術。周日閑暇時,我曾多次到蘇杭游歷,數次登上過杭州莫干山,在翠竹滿山、云霧繚繞的劍池邊的茶舍,喝過莫干山云霧茶,驚奇于該茶的清香醇爽,從此一生喜愛!”
(諸葛瑜亮聽罷,面露驚詫之色。顯然,于木的這番自述,讓諸葛瑜亮動容了!)
諸葛瑜亮:“你初登莫干山是哪一年?”
于木:“1977年7月。”
諸葛瑜亮:(有些急切地問)“你在那里碰到過一位喜歡畫鋼筆畫的中年人嗎?”
于木:(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鋼筆畫?哦,我想起來了,是有一位喜歡畫鋼筆畫的中年畫家,他常在劍池邊作畫,畫得非常傳神!我們常一起聊天散步。”
諸葛瑜亮:(有些急切的對于木說)“小于,你看看我是誰?”
(這一問,讓于木、淳于蘭和“白面書生”都吃了一驚。于木仔細地看了看諸葛瑜亮。)
于木:(自言自語地說)“我一直覺得你有些眼熟,一時想不起來。難道,你是莫干山上的老朱?”
諸葛瑜亮:(一下子又拉起了于木的手)“我就是莫干山上的老朱啊,真名叫諸葛瑜亮。”
諸葛瑜亮:(嘖嘖地說)“小于,你這位在上海工廠學習的小青工,如今成了大名鼎鼎的收藏家了!士別三日,讓我刮目相看啊。”
于木:(微笑著反問道)“你這位中年畫家,如今怎么也變身成了京城大款了?”
諸葛瑜亮:“嗨,說來話長,一言難盡!坐,坐,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
(諸葛瑜亮一邊招呼著上莫干山云霧茶,一邊請于木落座。莫干山云霧茶端上來了,茶湯是淡綠色的,清香撲鼻。淳于蘭急切地喝了一小口,有些燙,但滿口留香。看到淳于蘭這個喝茶相,諸葛瑜亮和于木撲哧笑了。)
于木:(笑著對淳于蘭說)“淳于蘭,你先不要急著喝,你先好好地品一品茶香,有云霧繚繞之感后再喝茶,那才飄飄欲仙。”
諸葛瑜亮:(笑著對于木說)“于木,你把我當年對你說的話,記得這么清楚?”
于木:(感慨地對諸葛瑜亮說)“我哪能忘啊,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第一個教我怎么喝茶的人,沒齒難忘啊。”
諸葛瑜亮:(開心地大笑起來)“哈哈哈。”
于木:“一晃,30多年了。”
諸葛瑜亮:(也有些感慨地說)“是啊,30多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