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梁山的地理位置對于東路對金作戰(zhàn)來說已然是顯得至為重要,先,八百里水泊便是金軍不能逾越的天然屏障;其次,從梁山出,北面可以抵達(dá)齊州、南面連通金陵,東面控制運河,西面威逼大名府,只要梁山軍能牢牢的控制住水泊梁山,那就等于在金軍東路軍的側(cè)翼安插了一顆釘子,金軍想拔又拔不掉,想避卻又避不開。
當(dāng)大宋王朝的廣陽郡王童貫得知金人南下以后,他毫不猶豫的果斷的下達(dá)了撤軍的命令,一時間,三十萬宋軍在還沒有看見金兵一兵一卒的情況下,狼奔豕突的王東京汴梁逃去,并美其名曰:勤王。
一時間,東京城的內(nèi)外又是禁軍,又是西軍,更多是從河北逃難來的難民,使得當(dāng)時國際上第一大都市骯臟混亂不堪,惡臭滿街飄蕩,讓人作嘔。
********分割線*********
童貫雖然逃離了大名府,可是大名府的新任中書張叔夜卻沒有走,他不僅沒有逃離,更是在大名府自行招募軍馬,組織百姓守城。
張叔夜先派旗牌官出城,勸說百姓進(jìn)城。大名府的百姓屢遭兵戈,一聽說金人又南下,驚恐萬分,紛紛搬進(jìn)城去居住。
張叔夜又令招募的五千軍士分作兩班防守;并于即日內(nèi)動全城匠人居民在城頭上水官上,布置各種各樣的守城器械。
在大名府的府衙內(nèi),長子張立看了一眼兄弟張用,對張叔夜道:“父親,十萬胡騎南下,童郡王調(diào)三十萬大軍回東京去勤王去了,我們這五千人恐怕守不住大名府啊。”
張立所言,張叔夜何嘗不知,但是他心中想到,自己是朝廷命官,自有守城之責(zé),如何能夠不見敵寇就望風(fēng)而逃呢?于是道:“這些不是你該關(guān)心的事,你只管去施行為父布置的軍務(wù)即可,不要在此饒舌。”
張立張用知道自己父親守城的決心已下,他們兄弟不敢再說什么,只好先行告退了。
一切安排停當(dāng),張叔夜每日親自上城巡查。這日,突見遠(yuǎn)處塵頭大起,金軍騎兵滾滾而來,兵士和健壯的百姓都想趁敵人立足未穩(wěn),出城去痛痛快快的殺他一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