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8章鄭國渠的利弊(求訂閱)-《始皇帝》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第159章鄭國渠的利弊

      侍衛講述著一些事情,鄭國聽著,稍后進入丞相府邸當鄭

      考核開始!

      負責考耗,主要是三位門客。

      考核有三個內容,一個是默寫某篇文章,一個是雅言,一個是才能展示。

      默寫某篇文章,是為了證明門客讀書識字,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至少是一個士。

      雅言,是為交流需要,曾經的是貴族出生,或是沒落的貴族。

      下有七國,可有不同的口語,如趙語、魏語、宋語、越語、齊語、秦語等等幾十種語言。比如,楚國的一個封君遇到越人在歌唱,卻是聽不懂越人在唱什么,身邊的翻譯進行翻譯,才能知道其中的意思。

      雅言,是古代的貴族語言,是古代的普通話,是古代的世界語。

      每個貴族,或是沒落的貴族,必然會雅言。

      蘇秦行走到了趙國,游趙王,的不是趙語,而是雅言;到了燕國,游燕王,的也不是燕語,而是雅言;到了其他國家,依舊著雅言。

      荀子曾:“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這里的君子,是貴族的意思。

      便是,在楚國底層的越人,著越語;底層的楚人,著楚語;底層的宋人,著宋語;底層的魯人,著魯語。在楚國不同的地域,著不同的方言,可貴族皆是著雅言。

      想要辯別一個人,是不是貴族,就看他會不會雅言。

      這是最為簡單的方法。

      接過竹簡,鄭國思索著,取過毛筆寫了起來。

      這一篇為《禹貢》。

      這是尚書當中的一個篇章,僅僅是一千一百多字,卻是記載了九州的劃分,對每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這是一篇地理志,也是治國方略。

      “不錯!”

      門客看著文章點頭道。

      其他兩個門客,也是紛紛點頭。

      門客田章問道:“先生來自何方,欲要何方去,為何愿為主上門客,有何理想?”

      第二項考核與第三項考核,可結合在一起。

      鄭國開口道:“我從韓國而來,到秦國而去,愿為文信君的犬馬。昔日,舜帝命令大禹治理水患,大禹治理黃河有功績,更是鑿開大山,引導黃河入海,分開渠道灌溉田地,耕地為之肥沃。”

      “昔日的時刻,西門豹治理鄴城,在這里修建鄴渠,其功績還在魏國傳頌。”

      “文信侯,為秦國的丞相,治國當深謀遠慮。可我到了秦國后,卻是發現秦國的土地肥沃,卻是因為缺乏灌溉,導致耕地產量不足,此為國之大患。秦國當大修水利,以此為根基,粟米必然倍增,豈能不強大?”

      滔滔不絕,開始講述水利。

      如何修建堤壩,如何開鑿河道,如何挖掘道路,如何能節省人力,如何能較好的安排各項工程。

      三個門客聽著,感覺迷迷糊糊。

      聽不懂,聽不懂,可就是感覺很有道理。

      “我聽不懂,不如請教君上!”

      “對,請教君上!”

      “還是君上做決定吧!”

      “貴客捎等!”

      三個門客商議著,直接讓給予其中等門客待遇。

      至于后續的考察,還是主上來做決定吧!

      鄭國離去,繼續考核其他的門客。

      鄭國也是松了一口氣,初步計劃成功。

      呂不韋有三百門客,這些門客又是分為四個等級,普通門客,只是有粟米可食,有肉食可食,每年賜予一千錢;中級門客,享受三鼎待遇,出門有馬車,有美人侍奉,每年價值十金俸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