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他是顧及朋友們的感受,不想去獨自風光。
“這可是別人求之不得的。”曾布有些可惜道。
“不去就不去”,蘇軾卻笑道:“我老爹今天出城去參加文會了,正好轉轉東京城。”
“那我們就逛一逛汴京城。”陳恪笑道:“逛完了我請客去樊樓,咱們去破鈔一把!”
“樊梭得最少提前十天預約”,曾布顯然十分熟悉京里的情況:“咱們現在去,也是吃閉門羹。”
“這么牛?”陳恪幾個瞪大眼道。
“那可是京城最有名的銷金窟。”曾布幾個大為感慨道:“來京城半年了,卻只在外面走過,未得進去過呢。”
“難道京城的高檔酒店,就一座樊樓?”
“還有與樊樓齊名的‘任店”不過也得預約。”曾布道:“再就是州橋夜市的遇仙樓了……倒是不用預約。”
“那就遇仙樓了。”陳恪笑道:“樊樓改天再吃。”
“今天財主做東,怎能不劫富濟貧一番呢!”眾人興奮的摩拳擦掌,于是說笑著,拐出了學街,便上御街。
所謂御街,乃是從南熏門直通皇城宣德門的正道。筆直筆直,足足百丈寬,驚人的寬闊,分成五條通道,其實只有最中央一條,是給皇帝專用的。兩邊又有兩條水道。都用巨大的條石砌成渠岸,岸邊種滿了海棠、玉蘭、木芙蓉等名貴的花樹,溝里是成片的蓮花。
此事正是盛春,五彩繽紛的花兒爭奇斗艷,風兒一吹,無數的花瓣繽紛落入河中、路上,落在人們的發間、領上;河岸邊是一排間隔水道的柵欄,浪漫的宋朝人,在柵欄上遍植藤蘿,數不清的情侶、游人在花陰下休憩、游玩,或是喃喃私語……若非滿眼的楷子羅裙、帳頭步搖,你真無法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人吃人的帝制社會。
花欄臨街的一側名叫御廊,地上用青石板鋪就。雖然名字很氣派,但雜七雜八布滿了店鋪、民居和官署,這些本該涇渭分明的建筑,卻和諧的挨在一起,這種官沒個官樣、民沒個民樣,就是上下五千年,獨一份兒的宋朝風格。
但總體來說,這條街上,還是缺少一些生活氣息,陳恪他們隨著人流向北走,不一會兒到了朱雀門內的龍津橋。這里的商家開始多起來,但商品檔次不太高,是平民購買日用買品的消費區。
這里顯然無法令一幫吃貨駐足,他們沿著御街繼續北行,到了汴梁城的市中心汴河州橋段。街道上開始人流如潮、喧雜起來。什么張家酒店、王樓山洞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薛家分茶、羊飯、熟羊肉鋪……在不到一里的街道一側,密密麻麻擠滿了上百家飯鋪、酒店!像后世典型的飲食一條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