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受此殊榮鼓舞,楚國的工匠們干勁大增,又研究出了許多種新式的武器裝備。其中有一種叫‘蹴鞠彈’的造價低廉又十分陰毒,乃是用黃泥跟牛馬鹿毛攪和成碩大的泥球,或是在太陽下暴曬,或用火炙干,其分量不足同等大小石彈的四分之一,但射出去同樣是觸之即死,大大增加了楚軍的載彈量。
且這玩意著地即碎,不用擔心像石頭彈那樣再被敵人撿去打回來。
楚軍便用這些五花八門的砲彈攻擊秦軍,雨點般的砲彈噼里啪啦落下,有專門傷人的、有專門砸船的,還有連人帶船一塊砸的。一頓不分敵我的攻擊之后,糾纏在一起的秦楚兩軍艦船,便消失了三十多艘……當然大部分是本來就搖搖欲墜的楚艦。
“奶奶的,風緊扯呼!”秦有德的左臂被楚軍的散花彈開了個深可見骨的大口子,痛得他呲牙咧嘴,見己方有**艘戰船沉沒,趕緊命令部下撤退。
楚軍艦隊趁勢跟進攻擊,雖然因為行進中顛簸不平,準頭大減,但密集的砲石還是又將二十余條秦軍戰船永遠的留在了洞庭湖底。
第一回合,秦軍折損三十艘戰艦,楚軍損毀六十艘,按照雙方的實力對比,應該算打平。
但這只能算是熱身,真正的好戲還在后頭呢。
~~~~~~~~~~~~~~~~~~~~~~~~~~~~~~~~~~~~~~~~~~~~~~
諸烈‘名將’的稱號豈是易與?通過第一回合的接觸,他發現秦軍一改往日的作風,似乎要用接舷肉搏戰來決一高下。
“想得美!”上柱國大將軍冷笑一聲道:“命令部隊保持距離,用砲石轟擊他們!”他看到秦軍肉搏時優勢如此之大,便猜測秦軍應該是想出奇制勝,所以多帶了突擊士兵。但船的載重就那么大,他們攜帶砲彈的數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楚軍趁著秦軍的勢頭被打下去,發動了一撥反攻,秦軍楚破楚落兩將軍率領的左右艦隊上前抵擋,兩軍展開了激烈的互射。漫天的砲石如飛蝗般呼嘯著飛來飛去,不時有戰船承受不住打擊,打著旋沉入洞庭湖底,那漩渦在吞噬掉落水的官兵后才恢復平靜,只剩下些碎木片漂在水面上。
更多的戰船起火燃燒,湖面上黑煙四起,站在遠處的岳陽樓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此時的岳陽城樓上,也確實擠滿了看熱鬧的楚國百姓,但沒有往常的興致勃勃,甚至沒有人高聲喧嘩。人們踮起腳忐忑地望著江面,緊張的等待著結果出來,氣氛壓抑極了。
這是一場跟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戰斗,勝則生活繼續;敗則亡國……然后生活繼續。
雖然亡國很郁悶,但畢竟都是華夏子孫,楚人對秦國人的排斥心也沒那么重,甚至有不少偷偷買了秦國戰爭債券的家伙,在暗中祈禱秦國不要失敗,不然那債券可就成白紙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