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知不覺中,已經日近西天,兩軍交戰將近一天了。秦楚雙方的隊形也早已亂了套,這一段你在東我在西,那一段你在西我在東,參差不齊,犬牙交錯。 雖然雙方親密無間,但戰況已經明顯不如中午時激烈。驅動戰船和投射砲石,都是十分耗費體力的活計,打到現在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了。 就在秦軍將領準備逐漸收攏隊形,暫且休整待來日時,楚軍卻突然發起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進攻! 我們知道雙方參戰的艦艇中,漿輪船雖占多數卻不是全部,楚國就有五百艘其它樣式的戰艦在列,秦軍也有二百多艘,這也幾乎是兩國能開出來的所有戰船了。 在漿輪船作戰時,這些艦艇也跟著加入了戰團。雖然因為速度不快,裝備的投石器也十分落后,使它們無法成為主力,但用來牽制一下甚至威脅一下對方,還是很劃算的。 對于這些充斥于戰場上的‘劣等戰船’,兩軍主戰船上的官兵,往往不屑一顧……只要不逼得太近威脅到自己,連攻擊他們的欲望都沒有。 就在秦軍艦隊想要逐漸脫離敵陣時,楚軍的劣等戰船群中,突然沖出上百艘赤馬快船,這種船的船體細長輕巧,一般用于偵查和傳遞軍情,速度極為驚人——甚至要超過漿輪船不少。 秦軍官兵起初沒有在意,但等那些長三丈左右的戰船開近些,才發現這些‘赤馬快艇’只是前二丈處如艦船模樣,后面一丈多的地方只有兩塊幫板,腹內空虛,后面竟藏了一只小舟! 有經驗豐富的秦軍將領如夢初醒,大叫道:“小心火攻!”經他這一說,官兵們立刻注意到那些船上都堆滿了不明物體,雖然用布幔遮蓋,但一定不是慰問品! 果然,這些或順水勢,或張帆乘風,從四面八方沖過來的‘赤馬’,在距離秦軍不到五十丈的方位突然冒起滾滾濃煙,然后便看見船上軍士全退到小舟上,再與母船脫離,用漿劃著小舟返回。 秦軍趕緊四散規避,卻仍有不少被那些如離弦之箭的母船撞上。那些母船的船頭釘有尖銳的鋼釘,只要一碰上秦艦,便借著向前的沖力,與對手釘在一起,最終引起敵船的熊熊大火。 這是楚國發明的‘子母艦’,顯然是在吃了伯賞元帥的苦頭后,痛定思痛研究升級而來的。 似乎看到效果不錯,楚軍竟然又派出第二波子母艦,從同一個角度繼續沖擊秦軍,幾艘巨大的主力艦也緊隨其后,看起來是準備跟在后面占便宜的。 ~~~~~~~~~~~~~~~~~~~~~~~~~~~~~~~~~~~~~~~~~ 一見到楚國擺出這架勢,秦軍艦艇更是不敢阻擋。正好借著先前‘逐步撤退’的命令,四散而去,準備先脫離危險再重新結陣。 當這次的一百艘‘赤馬’沿著上次的路線沖過來,所有人都以為這些‘子母船’的布幔下面,仍然是柴火油脂之類的易燃物,是以只是一個勁兒的撤退,并未再仔細觀察——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只見這些赤馬快艇雖然來自不同的方向,目地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秦軍陣中偏左一些的一個位置。那里本來有異常密集的秦艦,但秦軍的陣型已經被第一波‘子母艦’沖散,現在只剩下不到十艘軍艦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