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卷 【腥風血雨】 第六四九章 天佑之治 (上)-《權柄》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光陰荏苒,轉眼過去三年,現在是天佑七年的初春時分。

    天佑新政開始至今,已經有整整六個年頭了。在這五年里,皇權空前強大,朝廷效率奇高,對百姓的騷擾盤剝也降到了史上最低點。

    背負在百姓身上的負擔一旦降低,困擾三國良久的流民問題便在秦國不藥而愈了,六年間大量流民基本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根據天佑六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國人口從昭武末年的五百萬戶、兩千五百萬口、五百余萬壯丁,激增到目前的近一千萬戶,五千萬口、近一千五百萬壯丁。

    之所以在短短七八年時間,人口數實現爆炸性的增長,一是因為在天佑以前,朝廷施行按丁畝征稅,所以隱匿戶口數的情況異常嚴重。尤其是‘十六到四十歲’之間的成年男子,更是被大幅度隱瞞,所以才出現了一戶一丁的笑話。

    二是因為政策放松、負擔減輕,大量流民的回歸。這兩項便是造成在冊人口短期激增的主要原因。至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朝廷鼓勵生育等長期因素,因為時日尚短,暫未有多大影響。

    但無論如何,人口的增長為國家帶來了空前強大的勞動力。五年間全國累計新開墾土地一百三十余萬頃,使全國的在冊耕地面積達到四百萬頃;朝廷又投入巨資興修水庫、水渠等大小水利工程七十七處,使全國可灌溉耕地面積達二百萬頃。

    此時全國耕地四成種稻,六成種麥。一畝上田可收稻兩石四斗,折米一石二斗,中田折米一畝一石,下田折米一畝八斗,一年兩熟或三熟。麥粟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平均畝產兩石,折面也是一石。換言之,全國糧食平均畝產一石,一年可收兩石半。

    全國四百萬頃耕地,便是四萬萬畝,到天佑六年的糧食總產達到了十億石。即便朝廷輕徭薄賦,僅僅‘二十稅一’,在今年的稅收也可達到五千萬石。雖然因為產量暴增,導致糧價連年下跌,但折成稅銀也可達到四千萬兩左右。

    僅糧稅一項,便達到了昭武年間的兩倍之多。再加上每年一千五百萬兩的丁稅,更是達到了恐怖的五千五百萬兩,已經超過了齊楚兩國綜合。

    據《大秦帝國食貨志》記載,從天佑三年開始,大秦各地的倉廩中堆滿了糧食。因為產量激增,常平倉容量不足,從天佑三年到天佑六年的三年間,全國新增糧倉五千余座,貯藏糧食十幾億石。這還是因為武成王實施特別計劃,將大量的陳糧向齊楚兩國傾銷,否則真會出現‘陳陳相因、腐朽不可食用’的巨大浪費。

    大史學家范仲淹當時正是垂髫之年,他在著述中回憶當時的勝景稱‘天佑年間、政通人和;國庫充盈、百姓富足;路無凍死、家有余財;倉廩即足、貨殖興焉!’并不無感情的稱之為‘天佑之治’。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咸阳市| 屏边| 赤水市| 彰化县| 义乌市| 积石山| 杨浦区| 定南县| 长顺县| 堆龙德庆县| 防城港市| 营山县| 南开区| 土默特左旗| 平舆县| 象州县| 宁阳县| 常州市| 剑阁县| 红原县| 阳西县| 赣州市| 乌拉特中旗| 葫芦岛市| 凉山| 达尔| 驻马店市| 睢宁县| 达日县| 梓潼县| 光泽县| 右玉县| 石渠县| 凤冈县| 红桥区| 丰顺县| 澎湖县| 五河县| 合川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