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涇陽-《天唐錦繡劇透》


    第(2/3)頁

    一行人在他身后走近,其中一人自馬背上躍下,小跑兩步來到程咬金馬前,叉手施禮道:“下官涇陽縣縣丞竇知禮,見過盧國公,見過房侍郎?!?

    程咬金端坐馬上,鼻孔了“嗯”了一聲,混在風雨里幾乎聽不見。

    房俊瞅了一眼這位縣丞,不知其是不是竇家的子弟,不過也并不在意,徑自問道:“河堤險情如何?”

    竇知禮并不為程咬金的輕視而有所不滿,聞言即刻答道:“回房侍郎的話,形勢并不穩定。一個時辰之前剛有一波洪峰經過,水面已然漫過河堤,所幸全縣百姓官員盡皆死守堤壩,險情已然度過。不過大雨未歇,水勢未退,堤壩已然多處呈現崩潰之跡象,官員民眾雖然竭力搶修,卻也不知能否安然堅持?!?

    身邊的衙役雖然在他頭頂撐起傘,但一身官袍早已被雨水浸濕,裙裾上滿是污濁的泥水,形容狼狽、神情憔悴。

    災情如火,房俊也顧不得過問更多細節,沉聲道:“陛下心系涇陽百姓,故而指派吾等‘災難應急指揮衙門’以及右武衛大軍前來協助修筑堤壩,稍后更有錢糧等物資運抵,煩請竇縣丞安排人手在縣城之內擇一地點妥善安置。”

    竇知禮頓時大喜。

    先前他見到文書還以為只是朝廷調撥大軍前來幫助抗險,現在方知更有一應物資一并前來,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現在涇河堤壩上聚集了城內上千青壯,雖說大家都是為          家都是為了抗洪救險保衛家園,但是作為縣衙也必須安排藥物、吃食等等必須物資,總不能讓百姓上堤壩搶險還得自己從家里攜帶飯食吧?

    然而不知何故,縣令韋義方卻一再拒絕自己打開義倉取用糧食以供給救險人員食用的建議,理由是未有朝廷明令,義倉不宜擅自打開,唯有災情泛濫不可控制之時,方可取用糧食賑濟災民。

    這令竇知禮既是不解又是憤怒!

    “義倉”自前隋之時啟用,延用至今。

    前隋隋開皇三年,長孫平被徵拜為度支尚書。他見天下州縣多罹水旱,百姓不給,奏令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以下,貧富差等,儲之閭巷,以備兇年,名曰義倉,隋文帝表彰并采納其建議。

    在收獲時向民戶征糧積儲,以備荒年放賑。因設在里社,由當地人管理,因而亦名社倉。后又定積儲之法,準上中下三等稅,上戶不過1石,中戶不過7斗,下戶不過4斗。

    自是天下州縣,始置義倉,每有饑饉,則開倉賑給。

    及至大唐立國,義倉和社倉的概念逐步分離出來,義倉由州縣一級政府設置,社倉由社(百姓二十五家為一社)一級來設置。

    與國家設立的以穩定米價為主要職能的常平倉不同,義倉更像是一種民間行為,確保一個地區范圍內的百姓當中貧苦者得到適量救濟,亦能夠使得所有百姓在災禍之年不至于無米可吃。

    涇陽雖然并不富裕,然則土地豐腴百姓安居,風調雨順少有天災,這些年義倉之中很是囤積了不少糧食。眼下涇河水患已然刻不容緩,極有可能下一刻河水便決堤而出,屆時莫說處于河岸的涇陽夷為平地,就連不遠處的咸陽危若累卵,這個時候不開放義倉,難道要等到大水決堤之后將那些米糧喂魚不成?

    可官大一級壓死人,盡管他說破嘴皮,縣令韋義方就是不松口,他也徒喚奈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松江区| 鞍山市| 资中县| 上栗县| 黔西| 内黄县| 精河县| 长汀县| 日土县| 泊头市| 临猗县| 商丘市| 儋州市| 古交市| 肇州县| 抚顺市| 赤城县| 大埔区| 巴林左旗| 土默特左旗| 句容市| 方正县| 锦州市| 阿合奇县| 黄大仙区| 长岭县| 清苑县| 麻江县| 灵山县| 嵊泗县| 岳普湖县| 察隅县| 宁城县| 迁安市| 海丰县| 柏乡县| 黄石市| 乾安县| 新密市|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