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攘外安內(nèi)-《新書》
第(2/3)頁
至于漢元帝時的匡衡等人,更是連陳湯斬了郅支單于的頭顱回來,都要藏著掖著,不肯大肆宣揚。
將自己包裝成醇儒的王莽卻與他們不同,他和陳湯是忘年之交,莫逆好友。陳湯素來貪財,收受賄賂幫人人家常便飯。但對十分聊得來的王莽,陳湯這死要錢的家伙,竟然沒收一文錢,免費幫他打抱不平:“莽父早死,獨不封,母明君拱養(yǎng)皇太后,尤勞苦,宜封!”
王莽的新都侯,除了他費盡心思討好叔伯外,可以說多賴陳射聲之力也。王莽對此頗為感激,陳湯晚年時因為漢成帝昌陵一案,丟了官職爵位,一度下獄,十分落魄,王莽常去拜訪。
二人就坐在院子里,置酒同案,王莽津津有味地聽陳湯講述當年跨越險阻,追擊郅支單于的事跡。
那些黃沙大漠的征戰(zhàn)豪情,士卒凱旋,斬得名王首級獻于桂宮,懸于北闕的驕傲,連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經(jīng)陳湯之口,深深刻在了年輕的王莽心中。
當然,在王莽代漢后,默默將那句話換成了“明犯大新者,雖遠必誅”。
做了皇帝后,王莽立刻將漢朝時備受冷遇和儒臣刁難的宣、元開拓功臣之后,統(tǒng)統(tǒng)重新封侯。
“陳湯、傅介子、甘延壽,立有大功而聲名不顯,賞賜稀少,這是不公啊!前朝欠諸位英雄們的禮遇,就由予來補上!好讓諸君之名,再度揚威萬里!”
而對四夷的戰(zhàn)爭,亦出于他身為中夏帝王的這份驕傲和自豪。
“諸夏有禮,而蠻夷無。前漢的事證明,戎狄,絕不可以禮服,而當以武折之!定要讓彼輩稽首來賓,愿守列藩,累世稱臣。”
除此之外,王莽亦見漢末流民滋生,皆乃土地不足之故也,他曾下王田令,試圖恢復井田制解決土地問題,但實在是難以落實,阻力重重,只能改變思路。
“既然中原之地不足,何不取地于四夷,而移流民填之呢?”
新秦中過去也是戎狄之地,如今不是牛羊遍野,富庶安寧么?擴展中夏疆界,最終實現(xiàn)以夏變夷!
只可惜腦袋里想得不錯,實際操作的手腳卻不聽指揮,新軍戰(zhàn)斗力實在一言難盡,十多年了,就贏了一場對下句麗的,其余都一敗再敗。
對四夷的征伐打到最后,已經(jīng)離王莽的初衷甚遠,變成了為了顏面而戰(zhàn):堂堂天朝上國竟不能制服人口數(shù)十萬的蠻夷小邦,豈不是讓人笑話?
直到今日,眼看國內(nèi)動蕩一年比一年激烈,王莽只好依依不舍地下了詔令。
“停止攘外,專心安內(nèi)!”
對準一個方向飛奔了十多年后,終于踩了剎車準備調(diào)頭,也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更讓王莽不滿的是,朝野之中有一種聲音,對如今形勢很喜歡用秦末之勢來對比,畢竟秦始皇帝北伐匈奴,南擊夷越,王莽也干了。秦末之時天下板蕩,六國豪貴與甿隸群起反叛,如今的前漢遺族和綠林竟有勾結(jié)之勢,也差不多。
最可怕的是赤眉軍,朝臣們都擔心,他們會在打贏朝廷主力后攻城略地,然后效仿陳勝吳廣揮師西進,威脅洛陽,若是跟南方綠林合流,紅綠搭配,恐怕更難對付。
但就在十月下旬,洛陽方面的太師王匡傳回一個好消息:“赤眉已散!”
“散了?”
本來都準備好洛陽以東州郡統(tǒng)統(tǒng)不保的王莽君臣都如蒙大赦,仔細看看奏疏,王匡只說是赤眉似乎起了內(nèi)訌,參加了成昌之戰(zhàn)的三支赤眉軍居然各走一方。
泰山赤眉樊崇部,已聚合十萬之眾,向東返回泰山,過魯郡,似乎想向城陽、瑯琊方向移動。
而實力僅次于他的梁山赤眉董憲部,開始帶著數(shù)萬人向南發(fā)展,侵犯濟平郡,目標直指定陶。
最后是大河赤眉遲昭平部,她則帶著部眾兩三萬向北走,攻占壽良郡東阿等地,盤桓在黃河新道,大有渡河北上之勢。
其實都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至少壓力給到了地方州郡,給了中央朝廷喘息之機。
王莽立刻下令,“大司馬董忠養(yǎng)士習射中軍北壘,演習武藝;司徒王尋征關中隴右兵十余萬屯洛陽,與太師匡并力。”
這支兵還在征召中,等他們抵達洛陽,只怕要到地皇四年初了,至于到底是先擊南方綠林賊,還是東方赤眉賊,且看看哪支危害更大再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乌兰县|
南城县|
昭通市|
蒙自县|
阿拉善右旗|
青州市|
大邑县|
建德市|
延津县|
乾安县|
平江县|
绥滨县|
太康县|
游戏|
台前县|
中江县|
共和县|
玉环县|
宜昌市|
黄梅县|
定陶县|
准格尔旗|
绥宁县|
华蓥市|
开江县|
南漳县|
大安市|
车致|
克拉玛依市|
八宿县|
安岳县|
惠水县|
临高县|
县级市|
昌平区|
玛曲县|
龙江县|
霍州市|
东兰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