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地皇元年-《新書》
第(2/3)頁
“可惜啊,好好一位少年高才名士,還與我同為六尉人士,本可入我榖一展才干,怎就偏要投軍赴難去呢?”
公孫述搖搖頭,讓弟弟公孫恢去籌劃,將自己重賢的事跡宣揚出去。
他身為外地來的卒正,立身于蜀中,在拉攏本地豪強之余,也試著不斷延攬各地名士來投奔,好增強自己的名望——想在這季世中,在蜀地保境安民,就必須主動出擊,否則只能坐以待斃。
公孫述很期待,來年會有蜀中名士高才之輩聽說這件事后,改變對他的態度,欣然來投。
“下雪了?!?
正思索時,走出屋舍的公孫恢卻喊了起來,公孫述也到院中一看,果見雪花紛紛揚揚自頭頂落下,因是蜀地,并非北方下雪時的干冷,而是凍徹骨髓的濕冷,讓人不由打了幾個哆嗦。
“蜀地炎熱,要下雪也不會這般早,氣候反常啊,民生恐怕要更艱難了。”
公孫述不寒而栗,然后又想起,再過幾天,就要按照朝廷早就頒布的三萬六年歲之歷,改元“地皇”了。
皇帝王莽的本意是想讓天下人放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世道,恐怕只會越來越亂。
公孫述治郡深有體會,南方集巂郡(越巂郡)夷人殺官造反,東面就都郡流民逃荒,西、北兩方因氣候而遷徙的氐羌也蠢蠢欲動,試圖進入溫潤的平原。
導江猶如驚濤駭浪里的一艘小船,即便公孫述駕船技藝高明,可想要保持平穩亦不是容易的事。
“我導江郡茍全太平于益州的情形,還能維持幾年?”
公孫述的心情,真是又憂,又喜。
……
每場旅程都有盡頭,這一路同甘共苦的四人,終究還是分道揚鑣了。
作為大師兄,侯芭決定留在揚雄墓守喪三年,潛心學問。
王隆則與桓譚約好了游覽成都,以及揚雄在蜀中走過的山山水水。
第五倫則必須在一月前返回常安,與幾人告辭匆匆北上,只叮囑侯芭:“夫子喪期過后,還望師兄能來列尉郡找我,勿要久滯于蜀中?。 ?
侯芭滿口答應,但實際上,他對公孫述開出的征辟條件,還是有些心動的,對蜀地這舒服的氣候也十分滿意,等三年過了再說,不是還早么。
天鳳六年的尾聲時,第五倫已經回到了新成郡(漢中郡)首府南鄭。
時間還充裕,第五倫琢磨著,來的時候,為了確保揚雄棺槨周全,一行人走了最為成熟易行的褒斜道,但翻越秦嶺,從漢中通往關中的道路不止于此。來都來了,也不必走重復的路,不妨多試一條。
比如韓信“明伐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道。
可當他在南鄭尋找向導時,卻遭到了無情的嘲笑。
“陳倉故道?“
“客是在戲言吧?漢時有一場大地震,已經堵塞多年,早就廢棄了!”
第五倫都聽愣了,仔細一打聽,才知道那場地震大概發生在漢初呂后時,直接改變了山川地形,將河水一分為二,好好一條故道也廢了大半。沿途堵的堵塌的塌,以古代這生產力,幾乎無法清理修復,陳倉道遂廢置。
那怎么辦?第五倫心一橫,索性繞了遠路,去走“棧道”,也就是從漢中東部直通常安南方的子午谷。
說起來,這子午道自從被劉邦一把火燒了后,直到王莽當政后才出動民力恢復如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台东市|
翼城县|
南平市|
平谷区|
富阳市|
武安市|
威信县|
博乐市|
教育|
潞西市|
西丰县|
眉山市|
甘孜|
兴山县|
桐乡市|
南阳市|
吴桥县|
读书|
绥芬河市|
泸溪县|
荔波县|
田阳县|
霍城县|
吐鲁番市|
阜平县|
绥棱县|
乐平市|
贺州市|
高州市|
精河县|
尉犁县|
洮南市|
贵港市|
织金县|
合山市|
辽源市|
霍州市|
三都|
苍溪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