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8章 我有一言-《新書》


    第(3/3)頁

    “今日本要授予斧鉞,挑選吉日激勵士卒。但大司馬卻在當出廷議之際,依然不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大司馬尤!”

    嚴尤一震,下拜到:“臣在。”

    王莽卻不再說話,只讓中黃門宣布他的制書。

    “大司馬尤視事四年,蠻夷猾夏不能遏絕,寇賊奸邪不能殄滅,不畏天威,不用詔命,貌很自臧,持必不移,懷執異心,非沮軍議。未忍致于理,其上大司馬武建伯印綬,廢為庶民,遣歸故郡!”

    “諾……”

    嚴尤絕望地閉上眼睛,只慢慢解下金印紫綬,還有自己的武弁大冠,交付黃門后,只落魄地走出了朝堂,從王邑身邊經過時,面對大司空頗為得意的神情,嚴尤只是默默搖頭,該做的,他都已盡力。

    等到嚴尤離開后,五威司命陳崇嘆息道:“我本以為嚴伯石熟讀兵法,應當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卻不想他竟如此淺薄,只見表面,不究深理。”

    “前漢有白登之恥,有和親之辱,漢宣帝后匈奴看似詘體稱臣,列為北籓,實則每年賜予金帛無數,黃龍時賜錦繡繒帛二萬匹,絮二萬斤,哀帝時加至三萬匹,又轉邊郡谷米前后三四百萬斛,給贍其食。”

    “劉氏皇帝每年耗費數千萬錢送與北虜,與納貢何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此策看似羈縻,實為養寇!”

    “恭奴經一甲子休養生息,民畜繁衍,強盛已直追冒頓、老上之時,奴役烏桓,滋擾西域。而恭奴善于竟揚言只認漢宣帝子孫,不服新室。雖然表面上派遣使者,欲與我朝媾和,實則暗中唆使左右各部劫掠。”

    “自始建國時起,便頻繁入塞侵擾,殺兩郡連率,掠擄人民、牲畜不可勝數,天鳳之后寇邊尤甚,想要求得和親,讓南北分庭相匹,結束君臣之名,甚至覬覦并州邊郡之地,如此張狂,豈能不加以反擊!”

    “然也。”相比于嚴尤的逆耳忠言,陳崇的話顯然更打動王莽,他在屏風后發聲道:“但恭奴想錯了,我朝與前漢不同,不和親、不納貢,寸土不讓!”

    “詩不云乎?玁狁孔熾,我是用急!恭奴可以威服,難以化狎,予必痛擊彼輩,直至丁零北海。分其國為十五部,每部不得超過萬戶,勿令再度壯大,遺留后患于子孫后世。”

    “至于嚴尤所言江湖盜賊,難道他不知道,安內,必先攘外么?”

    一時間,從王邑到廉丹、陳崇,皆下拜道:“陛下英明!此圣王制御蠻夷之道也。”

    授予斧鉞的事暫時拖后,等群臣告退后,陳崇卻又湊近屏風說道:“陛下,臣有一事要奏,嚴尤前段時日,頻繁出入宣明里,與故中散大夫揚雄議論朝政,今日之事或許是受了揚雄影響。”

    “揚雄,還在人世么?”

    王莽許久沒聽到老同事的名字了,聞言一愣,卻道:“子云一向膽小,素不與事,專心于學問,自從他被五威府誤會緝捕投閣后,便更加緘默,過去十余年間,甚至很少對朝政發出議論,滿足于清靜自守,他能與此事有何干系?嚴尤已免官歸郡,不必深究,至于揚雄,更不要去叨擾他!”

    陳崇笑道:“下吏絕無此意,只是如實稟報,但陛下,像嚴尤一般,質疑北征的人不在少數,這聲音遍布朝野,哪怕陛下仁德不予深究,但終歸于戰不利。”

    屏風后傳出王莽聲音:“統睦侯有何策?”

    陳崇道:“但凡大征,必有大賦。漢武時擊西南夷,益州耆老大夫不解,便有司馬相如作《難蜀父老》諷喻之。”

    “如今天下文章無出揚子云者,再加上揚雄在前朝成哀之際,也以熟悉胡虜之事著稱朝野。今陛下北征恭奴,不如讓揚雄作賦一篇頌之,定可消解朝中雜音!叫彼輩喟然稱服,請以身先之!”

    ……

    PS:調整下更新時間,第一章還是早上8點,第二章在晚上18:00。

    另外新書12.1號凌晨上架,當天老規矩4更。

    按照首訂(第一章第一天訂閱數)5000起步,往上每多1000,當月加一更。

    盟主加更也會慢慢開始補,老年寫手碼字太慢,這本書還是穩定和質量優先,隔三差五才能加一章,大家見諒。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武定县| 宜宾市| 天镇县| 千阳县| 仁化县| 松桃| 兴国县| 临安市| 临沂市| 百色市| 湘西| 江门市| 岑溪市| 林州市| 襄垣县| 永昌县| 汤原县| 驻马店市| 苏尼特右旗| 遂宁市| 敦煌市| 凤翔县| 睢宁县| 彭州市| 海南省| 平谷区| 本溪市| 蓬安县| 巴东县| 玛曲县| 金坛市| 永春县| 东方市| 忻州市| 武汉市| 泸定县| 壶关县| 常州市| 长顺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