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新書》
第(1/3)頁
“我聽說過一句話,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又聽說,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第四氏已從事商賈百年,何難之有。”
就是,家里有礦裝什么窮?
第五倫如此問,第四咸卻搖頭嘆息道:“什么十二之利,只是說說而已,我家做的是薄利之業……”
他說到這放低了聲音,看了一眼外頭,偏過身子離第五倫近了些:“前朝還能賺點小錢,到了今朝,商賈幾乎要被斷絕了活路。”
接著第四咸訴起苦水來,六筦之禁,不但鐵、鐵、酒專賣,名山大澤的物產也要征重課,第四氏經營的石灰礦自然在列,只能心疼地交一筆重稅。
除了開采權,官府還收其利潤的十分之一以為“貢”,據他說,加上給地方的好處,其實已經收到十二、十三了。若是偷偷開采售賣被告發,生意也不用做了,全部沒收,還要罰做一年勞役以示懲誡。
這跟前漢后期法令松弛,川澤被地方豪右和大工商霸占使用截然不同。不過在第五倫聽來,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么?難道你還想免費開采國有資源不成——在王莽改制后,這些東西確實都收歸國有了。
“更要命的,還是寶貨更易頻繁啊。”
說到這第四氏那個氣啊:“我記得十多年前,那時候這天子還姓劉,今上身為攝皇帝,就在五銖錢之外增鑄契刀、錯刀。”
就是戰國齊國的那種長長的刀幣,結果到了新朝建立后,王莽居然翻臉不認賬了。
“說是卯、金、刀為劉字,不可再用,刀幣才用兩年就廢了。”
但更奇葩的還在后頭:“始建國元年(9年),發行寶貨,計有五物,金、銀、龜、貝、銅,六名為錢貨、黃金、銀貨、龜、貝貨、布貨,加起來,共二十八種貨幣!”
“二十八種啊。”第四咸語氣夸張,伸出十根手指:“我身為大賈,素有精明之稱,能識字會算數,都記不住不同寶貨怎么兌換,更何況大字不識的庶民?”
換算還不都是十進制,二進制三進制五進制都有,怎么復雜怎么來。如此奇葩的貨幣體系,就好比把美刀、日元、歐元、英鎊和人民幣糅一起用,從紙幣到硬幣全部投入市場,加起來有上百種兌換關系,連第五倫聽了都感到頭大。
好在那些亂七八糟的寶貨,前幾年又又又廢除了,改成大中小三種新幣。
但這,已經是王莽上臺后第四次貨幣改革,簡直是朝令夕改,今天還能用的錢,明天再拿出來可能就犯法,上哪說理去啊!
第四咸感慨道:“每一易錢,民間便有許多人破業而陷入刑獄。我記得清楚,上次易錢時,那些已經花了許多錢帛,攢了不少龜殼海貝想囤積發大財的同行商賈,直接在市場上痛哭,更有人回家就自縊房梁。”
他心有戚戚:“于是私底下,百姓嫌棄新幣繁雜,仍有人以漢時五銖錢交易。”
第四咸說完又連忙否認:“當然,我這種老實的小商賈是絕不敢的,朝廷有禁令,膽敢私藏五銖錢或交易者,要處以重罰。”
“好在始建國五年,廢除了挾銅炭之法,不然,我家連蜃灰都燒不了,恐怕只能到伯魚家來討口飯吃了。”
第四咸苦笑著講完了他的經歷,如今各路生意都不能做,想轉型地主也發現回不了頭了,畢竟地不能兼,奴不能賣,甚至高利貸都被官府承包。
他只能靠經營石灰礦給官府提供蜃灰勉強度日,而因為那該死的“五均”之制,官吏出價往往壓得很低,利潤如此之薄,都快做不下去了。
第五倫聽出他言語中對朝廷頗有不滿,看來不止是地主,商人們也恨透了新政。
而第五倫不由苦笑,新朝自有國情在此,自己想要通過商業搞糧、鐵,看來也是條死胡同啊。
等夜色已至,客人們陸續告辭,第五霸等第四咸走后,立刻喚來家監:“第四咸帶來的人可還老實?”
一直監視第四氏族人的第五格稟報:“吃了飯就躺在蒲席上睡覺,并無異動。”
第五倫警惕起來:“大父為何如此信不過第四咸?”
“哼,此人口中所言,能信的只有一成,與他往來,要加倍小心。”第五霸也不想多說原因,這讓第五倫更加好奇,祖父莫非被第四咸坑過?究竟坑得多慘,讓他記恨到現在。
而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第四咸果然已換了一身裝束,端坐在臨渠鄉第一氏宅院內。
“我讓你派人仍在第五里的物什,可放好了?”第一柳仍是裝模作樣地捧著卷書目不斜視,但第四咸的話卻讓他不淡定了。
“我沒放。”
第四咸將一包沉甸甸的東西拎上來,擺在二人之間的案幾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英山县|
赞皇县|
新源县|
五指山市|
衡南县|
恩施市|
深水埗区|
龙州县|
桐庐县|
淳化县|
安化县|
长海县|
洱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勒泰市|
津市市|
师宗县|
新平|
平谷区|
阿巴嘎旗|
锡林郭勒盟|
永丰县|
漠河县|
通化县|
泗洪县|
水富县|
冕宁县|
绥宁县|
左权县|
宽城|
泾源县|
民勤县|
盐津县|
于都县|
响水县|
桐乡市|
宁夏|
峨眉山市|
巴彦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