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事,我有辦法!” 葉坤一咬牙:“上次打下西屏山,我手里還有點錢,把這些錢貼出去,就不信辦不成事!至于抵債的錢,以后我來給。” 王縣丞驚愕:“自己掏錢?葉大人,你還真是舍得……” 葉坤嘿嘿一笑:“等我回去,就辦這件事。” 回到縣里,葉坤找王縣丞要了收稅的簿冊,挑選了幾個欠稅較多的大村子。 派出稅官和兵丁,向各個亭長、村長,各亭三老傳信,要求派出民夫,抵償欠下的稅銀。 各地民夫,只需要自帶被褥和開山工具,在西亭山干活。 葉坤提供一日三餐,糙米肉湯飯,管飽! 一共兩百民夫,一邊開山,一邊將開采下來的石灰巖,送在半山坡。 然后,葉坤準備就地起窯,燒制生石灰。 另外,葉坤又自掏腰包,讓縣里的各個打鐵鋪子,抓緊趕制開山工具。 王縣丞覺得葉坤瘋了,連連搖頭。 就這兩百民夫吃喝,糙米肉湯飯管飽,每天下來,就得一貫錢。 王縣丞算過,葉坤上次在西屏山的所得,只能玩兩個多月。 但是葉坤不擔心,因為過幾天,細鹽生意就會做起來,還怕沒錢? 當天晚上,葉坤把煉鹽的事,全部交給了秦二午和謝大姑,自己帶走了田小娥和巧云,只管提供過濾裝置。 過濾裝置,也要定期更換濾芯。 因為活性炭的活性會降低。 葉坤只是把濾芯技術,掌控在手里,交給小娥和巧云負責。 縣令不在,都是縣令夫人候氏當家。 她以為濾芯很難制作,需要小娥和巧云幫忙,所以很爽快,直接把小娥和巧云,永遠送給了葉坤。 謝大姑也沾了葉坤的光,成了煉鹽大總管,自己不干活,只是指揮那些粗使丫鬟。 在縣城南街,葉坤又租了一套民房,一個很大的四合院。 用來金屋藏嬌,安排田小娥和巧云住在這里。 嬌嬌晚上下班,也帶著玉蓮春花住在這里。 酒館里,讓馬富貴和另外兩個女子留守,值夜班。 以工抵債的命令,發布下去。 第二天上午,各地的亭長和村長,就送來七八十人,在葉坤的軍營校場集合。 每天管飯,對窮人們誘惑很大,而且還能抵消欠稅。 大家都帶著簡陋的工具,主要是扁擔麻繩和柳條筐。 至于開山的工具,鑿子錘子等等,基本上沒有,只有一些木制榔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