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銅鐵工具很貴,鄉親們也買不起啊。 能買得起銅鐵工具,也就能繳上稅了。 葉坤也嘆氣,親自帶隊,領著這些民夫,攜帶部分工具,前往西屏山。 因為劈山開路,是長期的事,加上以后燒制生石灰,需要很長時間,甚至長期駐守。 所以葉坤帶著大家,先修復西屏山的強盜大營。 下午,又有部分民夫趕來報道。 葉坤吩咐大家,先砍柴備用,越多越好。 另外,讓田小娥的父親田大龍、叔叔田二虎,做了監工,負責發放和保管工具。 民夫之中,有人曾經參加過開山勞役,算是老師傅。 葉坤挑了幾個老師傅,還有幾個識字的,做小隊長,先商討開山計劃。 古代開山,沒有炸藥和破碎機,只能火焚水激,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進行操作。 也就是在山壁之下,堆積柴火,烈焰焚燒。 把山頭燒得滾燙,然后潑上冷水,石頭表層就會炸開。 因為開山的同時,還要保證山路暢通,所以,必須先挖洞。 這樣的話,有馬車過來了,開山人員就躲在山洞里,讓開道路。 葉坤吩咐道: “晚上放火焚燒山壁,白天開鑿。日出之后一個時辰,到日落之前,大家盡量不要操作。如果操作,確認不影響商道的通行。白天工時不夠,晚上加班。” 為了體驗開山的難度,葉坤在這里住了一晚上。 當天晚上,就收集了許多干柴,堆放在一段絕壁之下,進行焚燒。 然后潑水試驗。 效果還行,絕壁上的石頭紛紛炸裂,有的裂紋達到三四寸深。 葉坤又挑選了地方,讓民夫把崩下來的石頭,送去半山坡,集中堆放。 開山工程,就這么搞起來了。 葉坤離開西屏山,又去應對募兵的事。 大鼎國的募兵,是兩丁抽一。 一家兩個男子,都在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就必須去一個服兵役。 小縣人口本來不多,年年征兵,兵源真的很枯竭了。 葉坤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騎馬跑了半個縣,找各地亭長、村長、三老了解情況。 符合條件的,全部登記,強行募兵。 而且葉坤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下面的鄉村,其實是有男人的,大多都是光棍一個,就像草廟村的姚黑夫! 這種人身強力壯,游手好閑,但是不在募兵范圍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