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令各地官衙,把那位將軍要迎回大宋皇帝的壯舉,傳詔天下即可。” 聽完柳塵的話,眾大臣紛紛面露不解,畢竟誰都知道,南北兩國的真實用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為什么,一向運籌帷幄的并肩王,竟會真的答應下來! 只有李綱,若有所思的捻著胡須微笑不語,仿佛是想到了什么。 “這……”女皇一臉疑惑的看著柳塵,“好吧,傳朕旨意,照并肩王的意思辦,今日早朝到此結束,并肩王留下,其余眾愛卿退朝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大臣躬身見禮,之后便紛紛走出了大殿。 到了外頭,丞相王行不禁一臉費解的說道:“我這女婿今天仿佛有失水準啊,怎么會做出這么糊涂的決定?” “是啊,我也很是不理解,南宋和金國如此明了的陰謀,并肩王竟然沒能識破?”護國將軍王稟,也是十分無奈的說道。 倒是一直不言語的樞密院使李綱,卻哈哈一笑,接著神秘莫測的說道:“諸位看來還是小瞧了咱們這位并肩王啊。” “此話怎講?”國子監何有仁連忙問道。 李綱微微一笑,說道:“今日朝堂所奏之事,其實并不能算作南北兩國的陰謀,而該稱其為陽謀,若想要制衡陽謀,那一般也只能用陽謀來硬扛。” “咱們的并肩王,素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此刻自然不會有失水準,所以,并肩王之用意,想來也正是在謀劃一場陽謀。” “哦?愿聞其詳。”王行好奇問道。 “諸位可知,做為豎子出身的南宋皇帝趙構,如今最怕的是什么?”李綱笑著點破道:“那便是他的皇權受到威脅。” “而并肩王的話,妙就妙在那封表彰宗澤將軍的詔書之上了。” “要知道,并肩王說的,乃是宗澤將軍要迎回‘大宋皇帝’,而不是趙構的‘退位皇兄’趙桓,如此一來,趙構會怎么想?” “可以不夸大的說,不出半月,趙構必然會急調宗澤將軍還朝,再不提借道北上之事。” “畢竟,那趙構也并非嫡出,其母最早侍寢宰相蘇頌,后才將其送給徽宗,成了顯肅皇后身邊的侍女,被徽宗臨幸一次,遂生趙構。” “也即是說,趙構其實也是得位不正,若趙桓一旦返朝,那么趙構自然要還政于嫡出正統的趙桓,你們說趙構能答應嗎?” “至于北邊金國,并肩王也說了,要準備儀仗,不然就算金國送回來,也不符合皇家禮儀,到時候,中間再不小心出個差錯什么的,推個三五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此,不出半月,就能兵不血刃,使禍事自解,縱觀普天之下,能如此快速做出應對的,怕是也只有腹抱乾坤,運籌帷幄之并肩王一人爾!” 沒錯,李綱的話,確實說中了不少真相。 不過柳塵之所以會這么做,主要也是因為想到了歷史上的岳飛之死。 雖說最初的時候,趙構為了抵擋金國,確實對軍事進行了一些強化,也放權給了武將,這也就導致,類似韓世忠,岳飛這樣的猛將得以有機會真正嶄露頭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