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宋那邊,無非就是想對新宋的人宣揚,新宋女皇一直不肯接回父兄同袍,屬于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而反觀南宋,形象則大不相同,屬于始終不忘國恥,極力的想要盡仁盡孝的忠義之人。 只不過這份忠義,卻被新宋這種“得位不正”,且不忠不孝的偽皇給阻攔了。 所以。 這兩國所做之事,看上去仿佛只是一件小事,但實際上,卻暗流涌動,十分的殺人誅心! “眾愛卿以為如何?”聽完奏章,女皇掃視眾大臣一眼,問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想我新宋乾坤剛定,陛下雖一直勤政愛民,多處體恤,但固有思想至今不止。” “若此時迎回徽欽二帝,勢必會使朝綱動蕩,望陛下三思。” 丞相王行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 國子監何有仁此時也跟著站出來說道:“是啊陛下,微臣也以為,人倫固然重要,不過此刻卻不宜迎回二帝。” “同時也決計不可放行南宋數十萬大軍北上,否則,一旦入駐中原,就怕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護國將軍王稟,此時也站出來說道:“何大人說的有理,南宋將領所執旗號,乃是迎回舊主,符合孝義禮儀,所以咱們要是對其用兵,那勢必會使陛下落上罵名。” “屆時若他們耍賴常駐,導致尾大不掉的話,對新宋以后的處境,也必然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而李綱這時也跟著說道:“微臣也以為,三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還望陛下三思。” 聽完大臣們的朝論,女皇沉吟片刻,接著習慣性的望向自己的主心骨柳塵,“并肩王的意思呢?” 聽到女皇詢問,思索過后的柳塵,卻反其道而行的說道:“無論如何,徽欽二帝都是陛下的父兄,接回來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從鎮南軍主帥孫將軍傳回的奏章來看。” “南宋皇帝趙構,不惜調動大軍北上營救,足證他更加迫切想要見到自己的父兄。” “既如此,倒不如我們也體面些,由我們去迎回徽欽二帝,然后再把徽欽二帝及質子大臣送到南宋,讓他們父兄團圓一陣。” “之后,女皇陛下再把徽宗單獨接回新宋盡孝也不遲。” 聽完柳塵的話,女皇思索片刻,問道:“要何時去接?用怎樣的禮儀去接?” 柳塵想了想,說道:“這么大的事,當然要仔細籌備一翻,比如儀仗什么的,怎么的也得花上一兩個月時間。” “當然了,南宋將領如此忠孝仁義,咱們雖不是其宗主國,但也該傳旨表彰一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