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課的氣氛比之前好很多,大家討論的更加激烈,當然觀點一會兒更加激進。
甚至還擦出“打架斗毆”的火光,看得孫山目不轉睛。
恨不得立即搬出桌椅,吃著茶,嗑著瓜子看戲呢。
幸好他一直都做吃瓜群眾,離偏激的人群遠遠的。
他的小身板虛得很,要是打起架來,根本打不過,只有挨打的份呢。
這些日子孫山倒是把金陵附近游蕩了一圈,想著過些日子就去蘇杭游玩。
來都來江南了,不去走一走,怕以后沒有機會呢。
桂哥兒把孫山送到書院門口,就拐個彎到花圃那邊跟孫大力作伴干活。
孫山如常地走入書院,走著走著,感受書院的氣氛有點怪怪的,走到課室時,大家埋頭吱吱喳喳地低聲說話。
孫山隨手一扯,扯到一位學子問:“宋兄,今日怎么了?”
宋鈞華低聲說:“我聽說,只是聽說,朝廷那邊好似準備有新政下來。”
宋鈞華是孫山在圖書館認識的舉人,他是因為自我感覺學識不夠,才不去參加會試的。
留在崇正書院繼續苦讀,等三年后再赴京趕考。
孫山疑惑地問:“什么新政?”
朝廷也不是沒有頒發過新政,就算有新政氣氛也不會那么奇怪。
崇正書院是江南第一大書院,所以收料也非常及時,幾乎應天府一收到朝廷的消息,不用一刻鐘就會在崇正書院傳開。
特別是朝廷的新動態,官員的罷免和任免,只要出現在邸報上,崇正書院都會第一手拿到資料。
要說收集信息的便捷程度,崇正書院比岳麓書院快很多,或許因為地理位置,路程遠近的緣故吧。
宋鈞華偷偷摸摸地看了看四周,發現都是同窗們,低聲說:“朝廷好似,好似對賦稅改革,具體怎樣改革,我也不太清楚。不過.....”
頓了頓,宋鈞華繼續說:“聽說,這賦稅的改革惹來非常大的爭議,現在....”
宋鈞華指了指天空,低聲說:“朝廷還未確定下來,現在只提出來,具體改革還是不改革,這要看一看圣上怎么做了。”
孫山皺著眉頭,想不到朝廷是怎樣賦稅變革。
是像王安石的一條鞭法,還是雍正的攤丁入畝這樣非常幅度地大變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