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樁功-《反轉修真時代》
第(3/3)頁
其講求練氣,但必須有渠道,有方法。所謂通氣,一是要使氣順暢地疏通于周身經絡。由丹田下行,“谷道”上提,氣達“命門”后,沿后背像一串串珍珠一樣向上行,至頸椎第七節微緩上至“雙耳”,清氣還于腦,再向下用鼻子將氣排出,再吸氣,通鵲橋回歸丹田,周而復始,正是逆時針運行。
二是通耳鼻氣道,真氣補還于腦,按照此樁的姿勢,氣行至雙耳后,由耳通過鼻子將氣向地下45度角方向排出,練者會感到氣達腦時,整個頭部均有震動感,腦毛細血管被氣一沖,防堵通堵使整腦空明、清晰。
三是通四肢,氣乃生命活動之動力,四肢及周身部位的血管,神經經絡類似管道,根據動作需要,要集中渾身勁力于一個方向一個點,氣必須先通,以達到氣與力合,同時使四肢氣力充盈,何時用何時省,因其上通腦,下通雙腳涌泉,異于正常人呼吸故此命樁名。
而天王托塔樁,則是合氣之法。研究內家拳的人都知道,人體的氣是散亂的,吸氣和呼氣并非只有鼻子和嘴,外氣的吸進怎樣與內在的氣匯合于中,如何下行與先天之氣相合,融匯于丹田產生真氣,必須在一種特定的,利于形成真氣的姿勢下才能便于氣的相合,這便是天王托塔。
而落地三盤這個樁主要功能是練內勁。
最難求的除“翻浪勁”外,就屬“掙崩摘”三個勁兒。
“掙”即人體以脊椎為中線,兩側是對稱發勁,既有左右發勁,還有對稱的肢體發勁,就是所謂“前手打人,后手發勁”,也稱“拳打一陰反一陽”。
“崩”,是意指人身體似一張弓,弓滿箭發,主要是前后發勁,尤其值得品味和重視掌握的是“好似還弓一力精”,就是箭發出后弓還原的速度和勁;“摘”,全身上下加肋腹計十五處打法之勁,俱不脫丹田之氣和長腰、縮腰、抖腰的主宰,又是人體中盤,就像烈日曬干的豆角,一摘,豆角皮突然炸翻卷,將豆子彈發出殼,丹田聚氣蓄力,腰一動,內力才能突然得發,加之發勁時雙足五趾就摘東西一樣突然抓地一下,故視之為“摘”。
而行樁主要功用“悟靈性為至上”。
其用精氣神運化周身,無微不至,“感至遂通”。達到無處不有,無時不然,觸之自應,不思而得和“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不意而發,沾哪哪有的境地。
這五種樁法既是分割的,也是統一的,單獨練哪個樁都會受益匪淺,但想達到高超妙境,必須循序漸進,沿著這條路子走,別無捷徑。
“好!好!……”
常樂得了這天大的好處,喜上眉梢連連叫好。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拜城县|
饶河县|
象山县|
靖宇县|
芜湖市|
长垣县|
洛阳市|
穆棱市|
米泉市|
广河县|
麻城市|
彰化市|
达孜县|
辉县市|
永济市|
遵义县|
金坛市|
锦屏县|
铅山县|
大城县|
佛山市|
锡林郭勒盟|
墨玉县|
湘阴县|
工布江达县|
木兰县|
陆丰市|
呈贡县|
新竹县|
满洲里市|
阳春市|
合山市|
竹山县|
慈溪市|
栖霞市|
哈尔滨市|
泰安市|
南安市|
南阳市|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