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盛唐挽歌》
第(1/3)頁
北朝詩人溫子升在《涼州樂歌》中寫道“遠游武威郡,遙望姑臧城,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
唐代,武威郡就是涼州,而姑臧城就是涼州城,又叫武威城。
這里是西北響當當的國際大都會!
如果說長安城四四方方,坊市獨立如同棋局;那么涼州城,就好像一只張開翅膀的鳳凰一般!此時的涼州城南北長、東西短,南城有東、西苑城,形似有頭尾兩翅的鳥城。
涼州城不是一座城,而是七座!
對此岑參賦詩曰“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城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這個年代的涼州城長11里,寬3里,有1個中心城和6個圍繞其間的副城,人口總計數十萬!乃是除了長安以外的西北第一雄城!
這種格局不是一兩年形成的,它的時間跨度,甚至要以百年來計算。
涼州城成為都城之后,先后有5個以“涼”為名的地方政權統轄涼州,政治發展的升級促使城池得到了進一步的營造,比州城多了很多功能空間,足以體現作為皇城的本質內涵。
也就是說,現在涼州城的格局,是沒有都城名號的都城!
完美詮釋了什么叫低調奢華有內涵。
自大唐開國以來,到涼州公干,一直都是中樞官員的美差。這里山高皇帝遠掣肘少不說,還有堅固的涼州城為屏障,雄健的赤水軍為掩護,來自西域的商品量大管飽,更有胡姬胡樂葡萄酒一類令人欲罷不能的西域“特產”。
但此時此刻,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卻是在節度府的書房里眉頭不展。
為一些亂七八糟的雜事煩擾。
作為一個老官僚,他心里很清楚,其實朝廷的政務,有時候并不是很麻煩,因為大家都習慣了。
比如說應對吐蕃。
沒錯,吐蕃是不好對付,可問題是,這么多年都過來了,大唐邊鎮,已經形成了河西與隴右兩個節度府對吐蕃的機動防御區,并配置了將近十五萬驍勇善戰的常備軍!
這還不算動用朝廷的“秋防令”,可以再從河西本地粟特雜胡聚居區里面征發幾萬人。
如果還不夠,那也可以從朔方借調精兵。
這便是大唐“秋防令”的威力,吐蕃來四十萬人,唐軍就可以加碼到四十萬,一直加到吐蕃加不動為止。
所以這類看似龐然大物一般的麻煩事,其實只要按照朝廷規則小心翼翼的應對就可以,不是多大的事情。
然而,作為地方官員,最害怕的事情,便是長安中樞“空降”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物過來。
這些人能力小、脾氣大、背景深、屁事多。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弄得雞飛狗跳。
偏偏人微言輕的地方官吏還不能把他們怎么樣!
現在,朝廷的詔書就擺在崔希逸面前,弄得他哭笑不得。一個**歲孩子,補了個州府參軍的職務,來這里“公干”,圣人都親自開口說要對其“好好照拂”,簡直豈有此理!
州府參軍這個職務很特別,因為這里的州府,可不是一般州郡的府城,而是特指那些超過普通府城規模的“巨城”!只有這種規模的建制,才配得上州府參軍這個閑散官職。
比如說揚州府(揚州城),益州府(成都),洛陽府(洛陽城)……當然也包括涼州府(武威城)。
這個官職雖然實際上啥用也不頂,但在“理論上”,它又是什么事都能插一腳的。
包括彈劾節度使!
更讓崔希逸覺得為難的是,此人的父親乃是近年來聲名鵲起的幽州節度使方有德,其未來岳父王忠嗣,乃是新任的赤水軍使!
為了保護好這個女婿,王忠嗣居然假公濟私的派了一隊五十人的赤水軍精兵,由他的一個同鄉帶領,脫下軍裝換上常服,不參與軍務,就是陪著這位衙內玩!
目的只是為了保護好他!
崔希逸像是打哈欠時嘴巴里飛進去一只蒼蠅,感覺惡心到不行,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毛孩子來頭太大了!
在大唐官場,做什么事情,是要講關系的!沒有關系網,你就行使不出對應的權力,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不止于此,就連他推薦去中樞,與他私交甚好的牛仙客,都寫信回來說,那位“方郎君”來了河西后,一定要好好照料著,不能疏忽讓對方生病受傷了。
一大堆人都這樣,他這個河西節度使還能怎么辦?
可是,現在崔希逸就是想照顧一下那位“方郎君”,都找不到對方的人了!
自從出關中后,各地的驛站,就沒有那一位的通關記錄了。
也就是說,要么這位方郎君在路上出事了,根本沒有途經更西邊的驛站,要么……就是他混進別的官員的隨從隊伍里面,根本不需要把通關文書拿出來!
從目前的情況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在大唐,奴仆等同于貨物,只要不是那種“相貌雄奇”的奴仆,驛站的驛卒根本不會過問,多個隨從少個隨從都無所謂的事情,只要不超過官員對應的品級就行。
“來人啊!”
崔希逸對著門外喊了一聲。
“節帥請吩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榆社县|
卢湾区|
库伦旗|
资讯
|
泗阳县|
衡水市|
隆安县|
杭锦后旗|
宕昌县|
万宁市|
宽城|
交口县|
东丰县|
南漳县|
德令哈市|
中西区|
上犹县|
西平县|
麻城市|
五莲县|
遵义市|
古丈县|
饶阳县|
扶风县|
武功县|
凭祥市|
双牌县|
青冈县|
嘉定区|
陇川县|
炎陵县|
寿阳县|
台中市|
佛学|
临洮县|
原阳县|
壶关县|
东阳市|
惠水县|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