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盛唐挽歌》


    第(1/3)頁

    本來想寫一個大唐官制的資料片,然后發現,槽點太多,話題太大,引出來的思考又太深,會偏離本書的主題。

    因此還是節選了其中與本書內容有關聯的部分,單獨發一章。這些內容,基本上都超乎讀者老爺們的心理預期,我還是得多點廢話說幾句。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官場的內卷化與兩極化。

    所謂內卷化,就是當官的人太多,“官位”(這個詞打引號我后面慢慢解釋)不太夠用了。

    唐代社會中后期(含開元天寶),整個官場已經建制化,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說某些小說(具體哪個我不說),喜歡引用封演的“八俊說”,也就是八步升官當宰相,每步有兩種官職選擇,來說明這是唐代士人當官的夢想。

    八俊說不能說錯,但沒說到點子上,結合上下文的環境,則完全錯了。

    唐代的士人,可以理解為中第后被授予官職的人,也可以指那些志在當官的人。因此張九齡是士人,科舉未中的失意書生也是士人。那么,士人的理想,真的是“八步升官法”到宰相么?

    其實不是的,他們的夢想,只是“清”與“要”而已。

    清,概念很復雜,簡單概括說,就是不做事,或者少做事。刺史那樣的苦哈哈官職,絕對算不上“清”,因此八步升官法里面絕對沒有刺史這個官。

    解釋了清,再來解釋“要”,所謂“要”,簡單說就是重要。有些官,便是清而不要,閑是很閑的,但一點都不重要,比如說藏書閣的管理員之類的官職。

    解釋完這個,再來解釋什么叫“士人”,簡單的說,就是讀書是為了做官的人以及他們的家族。從出生開始,他們的路就只有一條,要么恩蔭入仕當官,要么就在科舉的路上,又或者被罷官后在家“養望”,處于賦閑狀態。

    總之他們不可能參加社會勞動,不可能去種地,不可能去經商,亦是不可能與非官員的子女聯姻。

    了解完這些概念,開元與天寶時期的內卷化就很好理解了。

    一年平均27個進士,看起來很少,但是,合適的官位是更少的。這還不算,中進士三年后才會被選官,這三年時間,就是這些進士們走關系走后門的預備期!

    再把明經入仕的人也算上,那些空缺的官職就遠遠不夠用了。

    大唐的官位雖然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這些士人都會去擔任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忽略了這一點的唐代歷史小說,那就基本上是自說自話,看個樂子了。

    士人壟斷了清貴官位,如果沒有皇帝提拔,他們不會允許類似李林甫一般出身的人擔任這樣的官職,更不要說沒有后臺又沒考科舉的牛仙客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永和县| 喜德县| 丰宁| 南开区| 禄劝| 疏勒县| 彭州市| 汤原县| 木里| 神木县| 南召县| 静乐县| 苍梧县| 襄汾县| 正定县| 新蔡县| 兰州市| 呼伦贝尔市| 运城市| 鹤山市| 甘泉县| 岢岚县| 中阳县| 霍林郭勒市| 神农架林区| 云龙县| 汉阴县| 黄平县| 油尖旺区| 中江县| 泸定县| 开平市| 青阳县| 白城市| 武安市| 淳化县| 安宁市| 浦东新区| 凤台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