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盛唐挽歌》


    第(2/3)頁

    同樣的道理,這些人,也不會擔任非清貴官位,比如說伎術官,這一類官員數量很大,如太醫院中的醫官,又或者是州縣當中大量的基層辦事人員。

    他們有官職,有官位,不是基層小吏,但是卻不見正史記載,很多官位都是靠著后世考古出土墓志來確定的。

    那么可以從這里推出一個可怕的結論宋人寫的唐史,其實只是唐代士人的歷史,和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唐代歷史。而唐代清貴官職的種類,只占已經發現的唐代文官官職總數的20%-25%(100+/400+)之間,如果把數量也算上,那清貴官員比例就低得更可怕了。

    唐代官員一般是4年任期,普遍是滿了以后就要被調任,先去職,然后再等待選官(比如老鄭回長安以后的遭遇)。去職容易,再被授予官職就難了。很多讀者的印象中,當官的應該是在不斷當官,一直當到死。

    但是唐代不是這樣的。

    類似張九齡、白居易、李德裕這樣的人,流轉過二十多個官職,基本上屬于一直在當官的人,屬于成功官員中的翹楚。然而普通官員如何呢?

    不過3-5任罷了,也許官場生涯,滿打滿算也就12-20年,很多活了五六十歲的人,官場生涯居然都不滿十年!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隱居。

    要么在當官,要么在家被迫隱居,這就是官員們的生活狀態。一些本身是官員,但在宋代修正史的士大夫眼中不算是官員的人,比如伎術官等,因為史書不記載他們,所以關于這些人的記錄也很少,史料呈現碎片化的狀態。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安史之亂后,由于節度使要維持住場面,需要大量的實干官員,因此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重用。節帥們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開出來的薪水也很高,為各類不見史書詳細記載的伎術官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總結一下就是唐代中后期,以士人為主的官僚階層固化嚴重,底層的上升通道被封死,士子內部競爭激烈。

    第二個要說的是中唐以后,以“事”設官漸漸變成常例,三省六部制形同虛設,官府政務運行效率極低,不得不采用“打補丁”的模式來維持運轉。

    這一條,與士子階層的日漸虛化也是分不開的。有真才實學之人,往往都是通過“特殊渠道”而來,所做的事情,往往也是因為“特殊渠道”而去。維持朝廷運轉的三省六部,很多不重要的部門與官職,漸漸變得沒有事情做。

    比如說戶部是負責收稅的,但它只能收大唐建國時就定好的那些稅。而多出來的色役雜役之類的,就完全沒辦法了。安史之亂后,戶部侍郎這個職務就變成了虛職,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此皇帝或者中樞需要做什么事情,就設立什么職務。

    需要管理賦稅的運輸,那就設“轉運使”。

    需要收鹽稅了,那就設“鹽鐵使”。

    就連李隆基派人到民間搜刮美女,都設立了一個“花鳥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博客| 玉林市| 乐至县| 台南县| 永顺县| 洞头县| 西充县| 兰坪| 休宁县| 琼中| 汤原县| 岳阳市| 江油市| 刚察县| 绥中县| 泰兴市| 新野县| 铜梁县| 正镶白旗| 武城县| 浏阳市| 郁南县| 东源县| 扶余县| 启东市| 云安县| 镶黄旗| 连州市| 安达市| 广灵县| 阿拉尔市| 开江县| 禄丰县| 梓潼县| 新巴尔虎左旗| 当阳市| 股票| 蒙阴县| 内江市|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