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未載錄?”老朱深深皺起眉毛來,先翻看起第一堆,自己的五兒子不知為何,寫字從左往右,諸多字眼比劃等,還多有錯漏,可謂錯字連篇。老朱只能勉強看懂一些。 只見這一堆紙中,大都是一些后世的話本故事、詩詞歌賦,偶爾還夾雜著某些寫著“天使萌”“三上悠亞”等意義不明的字句,看的老朱和太子朱標一頭霧水。 這些詩詞歌賦之中,雖有不少的驚世之句,但此時的老朱并無閑心他顧。終究詞句再好,也不過閑時聊以消遣罷了,如何與天下大事并論? 第二堆紙,卻是許多圖紙稿件。其中有怪模怪樣的、類似火銃的玩意兒,還有拱形的石頭窯、如桶一般的爐灶,以及一些高山、日月星辰等等,盡是些怪模怪樣的玩意兒。因為其上多有奇怪的符號標注,兩人依然還是看不懂。 第三堆紙,則是寫的最端正的一堆,是規規矩矩從右往左寫的,字體也是正兒八經的瘦金體。老朱略略翻看了一番,這似乎是一本術算之學,其中仍有許多符號,讀之甚耗心力。 “這老五,不將最關鍵的大明歷史記錄紙上,盡寫這些無用之物作甚!”老朱將那疊紙往桌上一拋,語氣痛切。 朱標卻將這些紙反復觀看。這些亂頁尚未裝訂,朱標又并未深入學習過術算,因此看起來十分吃力。但他深知,這本書在五弟朱肅心中,定然比大明的歷史更重要百倍。 “爹。我與義兄沐英在府中時,曾聽過五弟說起過。” “制度之于天下,便如流水之于水潭。” “若制度萬古不變,正如深潭止有死水,久之必定生臭、腐壞。” “唯有時時注入活水,方可永葆澄澈。故而,父皇應該求的,不是能行萬世的制度,而是源源不斷的‘活水’。” “哦?”老朱來了興趣。“昔時也聽老五說過,沒有什么制度能萬世不易。咱雖也聽進去了些,可……如今離明末尚有數百年。” “若是不從制度著手,咱如何能掌控那數百年之后的亂局?莫非,如之前的那些昏君那樣,求長生嗎?” “自然不是。”朱標搖搖頭。“五弟曾經,問了我等一個問題。他說:我中原華夏者,文明也。塞外胡人者,野蠻也。何以我等華夏民族千年傳承,如此偉大,卻總需舉全國物力,以抗北疆胡人?” “莫非,我等華夏民族,其實弱于蠻族否?” “你怎么答?”老朱露出感興趣的樣子,正了正身子,正襟危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