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山市紀委介入市玻璃廠的財務清查,林水根隨即安排王曉丹,把自己暗查的證據,全都交給了市紀委調查組。 市紀委有了這些證據,進度就快了,沒過多久便查清了事實。 一共牽扯到了一百多人,遍布青山市各個機關,其中還涉及到了市級領導五人;這下就麻煩了。 林水根的擔心成了事實,最終差點失控。 案子并不復雜,主要就是錢款的貪污受賄等等,一共涉及資金20多億。 市紀委查封了涉案人員的所有賬戶,二十多億倒是分文不少的都回來了;但涉案人員的處理,便成了難題。 這里面,設涉及最多的,竟然是顧竹同書記身邊之人,這就微妙了。 顧竹同書記也是始料未及,傷透了腦筋。 就在這個時候,胡市長提出,將這20多億的贓款,還掉銀行的七八億貸款之外,悉數并入縣財政。 至于市玻璃廠,胡市長的意思,不再由市國資委控股,一并賣掉。 作為交換條件,市政府不再深究這些涉案的市級干部,只是暗中把這些人調走去外地,來個息事寧人。 至于那些小蝦米,統統繩之以法,進去踩縫紉機就行了。 迫于形勢,顧竹同只能同意,不然的話,便會涉及到自己,那就麻煩了。 顧竹同也明白,自己這樣做,等于是變相地拋棄了林水根,讓林水根處于兩難的地步:要么隨意安排一個地方,還是做他的副縣級;要么繼續經營玻璃廠;但市玻璃廠該改制,便成了民營;林水根必須脫離體制,以個人身份經商。 顧竹同很是為難,如果處理不好林水根的問題,于副省長那邊不好交代,得罪了于副省長的后果,顧竹同也是清清楚楚的,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顧竹同只好把林水根請到了自己辦公室,委婉地說出了市玻璃廠的未來走向,林水根聽完,如晴天霹靂,驚呆在當場。 “顧書記,怎么如此處理?您把我調來,事情還沒有開始,怎么就要結束了?我想不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