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酒殺-《謀斷九州》
第(1/3)頁
(求收藏求推薦)
大批宦者執燈,將資始園照得通明,又有宦者抱來十幾壇酒,站在一邊待命。
皇帝轉向廣陵王世子張釋端,語氣前所未有的溫和,“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你想說什么都可以,即便責備朕無情無義,朕也不會阻攔。”
張釋端無力地搖頭,說出當晚的第一句話,也是唯一的話:“是我們父子辜負陛下,陛下……陛下對我仁盡義至。”
“江東富甲天下,淮南控扼咽喉——朕已讓出半壁江山,還是不能令王叔滿意嗎?朕痛徹心肺,若天下可讓,朕寧愿退隱山林,不勞王叔三番五次派遣刺客。”
張釋端淚流滿面,無言以對,得知父親的確參與刺駕之后,他比任何人都要痛苦。
“天下自有公道,朕亦無力扭轉,唯有一杯濁酒,以盡私情。”
宦者立即送上兩只大碗,另一名宦者抱著酒壇斟酒。
皇帝仰頭一飲而盡,擲碗于地,指天道:“晝夜輪回,陰陽反復,天地視萬物如芻狗,萬物亦視天地為無情。”
皇帝登基之后,改名為“萬物”,特意下詔,稱這兩字分開不為忌諱,合在一起卻只有皇帝能夠言說、書寫,民間流傳的書籍,紛紛改版“萬物”為“眾物”。
“天地無情,人不可無情,爾等皆曾與釋端結為朋友,朕不問過往,許爾等敬一杯臨別之酒。”
眾侍從猜不透皇帝的心意,沒人敢上前,跟在皇帝身邊的邵君倩開口道:“從樓中軍開始。”
眾人當中,樓硬地位最高,與張釋端卻算不上朋友,挪到近前,從宦者手中接過一碗酒,含含糊糊地說了幾個字,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張釋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拿過酒就喝,沒有半點推脫。
皇帝走到一邊,背對眾人,似乎不忍觀看。
皇甫階第二個敬酒,接下來是幾位王子王孫,濟北王世子張釋虞敬酒時全身發抖,欲言又止,竟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將碗中酒喝得涓滴不剩。
幾杯酒之后,眾人明白過來,這是真正的“送行之酒”,別人輪著敬酒,張釋端卻是一碗接一碗,稍有猶豫,身邊的宦者就會幫忙硬灌。
張釋端的身體開始搖晃,宦者攙扶,被他一把推開,接過酒碗,仍是一飲而盡。
敬酒還得繼續,越往后的人越是驚恐不安,將送別的話省下,不敢看人,接過碗匆匆喝下,立刻走開。
張釋端站立不穩,必須接受宦者的攙扶,連手中酒碗也得宦者幫忙拿握。
“取槊牽馬來!”皇帝突然開口。
長槊、駿馬送至,皇帝翻身上馬,橫槊于鞍上,向邵君倩道:“有酒有槊,豈可無詩?你為朕吟誦一首。”
剩下的侍從職位相差不多,已經排好隊列,按序敬酒,無需邵君倩召喚,他稍一尋思,朗聲吟誦《詩經》中的一首:
湛湛露斯,非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愷悌君子,莫不令儀。
聲音時緩時急、時高時低,與皇帝舞槊暗合符契,一遍之后又吟一遍,由莊重轉為悲涼,皇帝手中之槊忽失章法,亂刺一通,失手落槊于地,縱馬馳向遠處無人無燈的角落,很快回來,停在眾人面前,身姿挺拔,一臉冷漠。
樓礎無官無職,排在最后一位敬酒,張釋端早已失去知覺,被四名宦者架著,兩名宦者專職灌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武穴市|
本溪市|
山东省|
惠来县|
宁陵县|
田阳县|
平顶山市|
奉化市|
通道|
金平|
镇康县|
柘荣县|
永嘉县|
疏勒县|
什邡市|
云霄县|
交城县|
潮安县|
九台市|
大方县|
大连市|
广水市|
洪湖市|
曲靖市|
满洲里市|
北碚区|
班戈县|
廊坊市|
枣强县|
肥乡县|
广昌县|
桂林市|
施甸县|
罗田县|
七台河市|
罗源县|
万年县|
仪征市|
昌乐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