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桑枝夏回來的路上在肚子里羅列好了一二三,面對老爺子的疑惑也解答得盡心盡力。 老爺子是頭回聽說還有這樣的東西,不過稍在腦中一想,發現這說不定還真是一個可行之策。 既是冰雪交加凍得難以耕種,那設法把嚴寒擋住不就行了嗎? 只要暖棚的預想可以實現,最大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見他神色意動,桑枝夏再接再厲地說:“西北冬日漫長,農耕種糧一年只可一集季,可春暖水融的南邊不同,那邊不管是種麥子還是水稻,一年都可收兩季。” “同樣的年生翻倍的收成,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南邊兒的冬日不冷,天時人力難變,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想辦法。” “我曾在書中見過,暖棚之策是可行的,只是頭回實踐只怕還需要下點兒工夫,起初大約是見不到成效。” 耕種本來就不是可心急的事兒,需的是時間的醞釀。 老爺子站在高處看得更遠,想了想就說:“那要是如你所說,能借助暖棚之力將一年一收的糧食變成一年兩收,此法在西北的民間可能推廣行之?” 桑枝夏愣了下。 “要是實驗成功了,當然可以。” 這本來也不是什么稀罕技術,她不會想著藏私不出。 “那就試!” 老爺子壓著心頭翻涌而起的熱潮沙啞道:“西北地廣苦寒,糧收數量不足歷來是饑荒之源,每逢遇災見難,若無從南邊調運來的賑災糧,每年不知凍死餓出多少游魂餓殍,說到底都是收成少的根源。” “此法若可成行,于小家于大家都是良于民之生計的好事兒,這是救苦救難的大好事兒。” 桑枝夏起初想到這點的時候,只是不甘心在地頭折騰一年所收甚少,有愧于自己曾經農學博士的身份。 老爺子此話一出,立馬就把話題拔高到了常人難及的高度。 她心頭暗愧自己忘了學農的根本,呼出一口熱氣說:“那我明日就準備動手,爭取早些試出個模板。” “明日我隨你們一起去。” 老爺子忍著激動拍板,站起來又說:“你們買的紙筆呢?挪出一疊紙來,我要把咱們實踐的過程都一一記載下來,要是成功了的話,也好整理成冊便于來日在民間推廣。” 桑枝夏趕緊示意徐璈去把紙筆找出來,看到發須花白卻添了神采奕奕的老爺子,唇角不由自主地開始上勾。 徐家可在朝中屹立百年靠的不是虛名。 老爺子能教導出徐璈這樣的子孫也并非巧合。 世間再多破破不堪,窮苦難熬的寒風中,也總有人是站在泥濘的地上記掛著更多人的幸與不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