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奇文共賞之-《一路絕塵》
464.奇文共賞之
當年除了佛學院的老師、江城和本寺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法師以外,位于寶通禪寺的佛學院還常常邀請各地知名的法師到這里來給學院的學員授課,不管是凈土宗、天臺宗、華嚴宗、律宗、密宗、法相宗、三輪宗還是禪宗,都曾經在佛學院登臺出示過;而包括隆醒方丈、玉林大師在內的高僧都會到場認真聆聽,哪怕派別不同、觀點各異、立場對立,也允許對方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那是一個令人懷念的自由的學術研究和交流。
于是,我們就有幸聽到了法師對《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的淺釋;就有機會聽見了各種流派的高僧對《法華經》、《華嚴經》、《四分律》、《大日經》、《成唯識論》、《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的闡述;就能夠知道《金剛經》的要義、《佛說大乘無量壽**清凈平等覺經》的講記、《六祖法寶壇經》的今釋、《彌陀要解》的宗要,就能夠聽到法師說如何修證佛法、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佛法的基本與要徑等等。
于是我們就有幸聽到了法師講的《金剛經說什么》、淺釋《無量壽經》、《如來出世》本懷、 攝心念佛法、持誦秘訣、十念法門;就有機會聽見不同的門派的高僧對初學入門、了凡四訓、覺海慈航、為何放生和如何放生?還有戒律禮儀的不同觀點;就能夠知道無數的佛教故事、僧人詩句、漢傳佛教發展概況、甚至還有西方發愿文、勸修凈土三章、為什么要提倡素食、戒殺與吃素、以及各種各樣的專題,那才叫受益匪淺。
一個和尚當然只有一個師父,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弘律師兄卻有兩個師父,一個是寶通寺的住持隆醒方丈,后來又被玉林大師看中,成了他唯一的弟子,自然在除了憨厚老實、勤奮學習以外,還有兩位師父所看重的品格。所以方丈將新的學員入院典禮上的講話委托給弘律師兄。師兄很快就寫完了,可是又把講稿扔給了我,丟下一句話,抱著小師妹就走:"你可比我多讀了幾年書,就幫師兄看一下,潤色一下,最好像華師大的根叔校長那樣的語言。"
我就一個人躲在鍋爐房冥思苦想,卻總沒有靈感,后來牙一咬、心一橫,怎么想的就怎么寫,就開始在講話稿上胡說八道,就開始下筆如有神,就開始一氣呵成。交給師兄的時候就準備被罵一頓,誰知師兄哈哈大笑,竟然拿去給玉林大師看,我就知道一定會被罵得狗血淋頭了,就給小師妹提前預*:"師哥可能又闖禍了,等一會兒師父發脾氣的時候,你一定得幫我。"
"沒問題。"木青蓮回答得很干脆,當然是有附加條件的:"明天帶我到廣埠屯去吃歡喜坨、喝蛋酒,然后到電腦城給我買學習機去。"
我就習慣*的在小師妹的**打了一巴掌,不重,自然也不痛,小師妹也知道那僅僅只是一個習慣*的舉動,自然也不生氣,反而嘻嘻的笑了起來。
大師在我的修改稿上寫了一行字:"能把開學典禮講話稿寫成這個樣子,也只有弘謙這樣膽大妄為者。奇文共賞之。"
佛教是什么呢?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發明的儒教,是講一生一世、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則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和未來。所以是偉大的。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因為就宗教的特征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系,真主與信徒也不是師生關系,而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系;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系、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后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首先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的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講到中國的佛教,從佛陀的理論到菩薩的開悟,可見佛學的確是一個教學體系。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因為上帝、真主、元始天尊都是領袖、霸主和帝王,而學佛之人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我們自稱為弟子。現在的佛學院將主持長老或者方丈和尚稱為校長,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首座、維那、監院分掌三個部門:名稱雖然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里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而將佛學院設在寺院里,這就是一大發明創造。這就和醫學院有附屬醫院、體育學院有體育館一樣,只不過佛教教學卻是將小的學院融入大的寺院而已。
佛教是教育也不是宗教。因為佛學教學不是宣揚封建迷信。佛門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是什么呢?就是因為對自己、對生活環境的真相不了解。因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錯、想錯,當然也就會做錯。做錯的結果就是苦。如果一個人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真正理解,沒想錯、沒看錯、沒做錯,所得的結果一定是快樂。
所以"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說;"離苦得樂",是從果上說。佛教教學的方針就是破除迷信,啟發真正的智慧,讓我們有能力在現實環境里辨別: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惡、利、害。然后再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宇宙人生觀。所以大家要認清楚,佛法是教學,是真的能讓我們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實幸福的教育成果。
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長期以來有不少人是把佛教變成一種學術,變成一種哲學,將系統*的佛教當作哲學研究,這是一種變質。不過比起最近幾十年甚囂塵上的邪門外道的所謂佛教還僅僅只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有不少所謂的方丈、住持、大師,利用人*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招搖撞騙、騙人錢財、奸**女、擾亂社會、危害大眾,那就是變質變得太不像話了,變得太過分了,注定會墜入阿鼻地獄的。
佛教既然是一種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應該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可以定為佛教的三個階段:第一是"正覺",第二是"正等正覺",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是貪、嗔、疑、慢,人我、是非、煩惱,都斷盡了,沒有煩惱了,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覺",佛教就稱他為"阿羅漢"。
菩薩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佛用真心,菩薩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菩薩是"分證的真心"。到了那一步,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等正覺",佛教就稱他為"菩薩"。阿羅漢好比是學士,菩薩好比是碩士,佛好比是博士。所以"佛"是通稱,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獨稱;任何人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真心圓證,就稱之為佛。
佛所證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都是佛教學位的一種名稱,他們都是人,不是神仙。諸位千萬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總之,佛是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擁有究竟圓滿的智慧,這也是佛教教學的目標。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所以佛教是一種啟迪人的教育而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洛扎县|
韩城市|
永平县|
五常市|
甘谷县|
拉萨市|
新泰市|
瓦房店市|
土默特左旗|
巴彦淖尔市|
睢宁县|
壶关县|
长乐市|
绵竹市|
武强县|
宜良县|
宁化县|
尼玛县|
阳高县|
都安|
陕西省|
镇远县|
格尔木市|
扶风县|
利辛县|
包头市|
芦山县|
大同县|
治县。|
晋州市|
仪陇县|
盐边县|
牟定县|
望都县|
怀仁县|
锡林郭勒盟|
团风县|
成都市|
南充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