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黃金與林竹-《一路絕塵》
232.黃金與林竹
那是個初秋的日子,田大帶著我乘船從繁華熱鬧的武陵到了桃花源的那座古香古色的縣城,再從桃花源乘車到了319國道上的水溪鎮,稍事休息,乘車繼續前行到了楊溪橋鄉,再從楊溪橋鄉乘車沿著鄉道到了牯牛山鄉的所在地冷家溪。田大的一個朋友找了個地方請我們吃了午飯,再從冷家溪沿著村道坐在車窗上連玻璃也沒有的面的到了更邊遠的西坪村,再開著一輛噴著黑煙的手扶拖拉機步步向上,就從西坪村到了一個連地名也不知道的大山深處。一路整整折騰了上十個小時。熟悉了情況以后問了一下那里的人,知道這里距離縣城不過就是六十多公里,卻似乎到了世界的盡頭,我真的快瘋了。
牯牛山是一個位于桃花源縣之南、方圓112公里、最**牯牛山海拔1106米,為全縣最高點,素有全縣屋脊之稱,也因為豐富的黃金資源被稱為金窩之鄉的美譽,卻因為山大林密、交通不便、生活艱苦、幾乎與世隔絕,整個鄉僅僅只有不到六千人居住。因為是高山,冬天很冷,夏天倒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可惜我知道這里冬天的滴水成冰,卻沒有享受過夏日的涼爽。田大的宗旨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得找最極端的地方。
牯牛山鄉有10個行政村,1所學校和4個小學教學點的中小學生加起來僅僅只有146人。這個鄉有兩點十分著名。一個是金窩之鄉,因為地處雪峰山黃金礦富余地帶,開采歷史十分悠久,最遠可上溯到明洪武時期,一直為湘西金礦的重要坑口,改革開放后轉為民辦,就開始胡亂開采。采礦以原始的人工方式為主,隨著金價的不斷走高,黃金的開采自然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有一天,田大扔給我一個黃連素的藥瓶,沉甸甸的,打開一看,嚇了一大跳,里面全是黃澄澄的金子。田大說是不義之財,留著無用就送給我了,我就自作主張送給了馬君如,要她給我熟悉的她們三個女子一人打一個金戒指,那個時候很時興的。那個好看的妖艷女人驚訝的揚起了眉毛:"送給南維算是定情信物,送給我和花姑算哪回事?"
"愿要不要,自己決定。"那個時候我正在狼吞虎咽的吃著大魚大肉,連頭都懶得抬:"君如姐這么聰明也找不到一個接受理由嗎?"
馬君如嫣然一笑,不再說什么了。
.牯牛山的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林木蓄積量達27萬方,年出產杉木4000立方米、楠竹50多萬根。這個鄉的水系分為三支分別從不同的地方流入沅江,其中有一支源自管水、黃山,流經楊溪橋,注入大楊溪最后加入沅江。這一支水系水量充足、落差大、水能蘊藏量豐富,我會在以后很多的時間因為很多的事情和這條水流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
不過即便是盛產黃金,而且林木資源豐富,可是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牯牛山還是十分貧瘠。我曾經在一個越野E族的博客照片上看過他們從桃花源出發、經過楊溪橋、穿越牯牛山到安化去的一組照片,就有些心情沉重了。二十多年過去,山外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是那里的山還是那么一座山,水還是那么一條水,路還是那么一條路,路邊的那些因地制宜的木屋還是那么聳立著,說是公路其實也就是那種用砂石鋪成的簡易路面,平時除了拖拉機就很難有別的四輪機動車輛走這條路。而那個穿越牯牛山的車主在博文中寫道:"我們在穿越過程中就連拖拉機也沒碰上一輛,村民們平時出行都是用摩托車,帶路的朋友說這里出來的個個都是越野摩托車手。"聽了真的有些叫人心酸。
到達牯牛山的當天我和田大就住進了群山之中的一排木板工棚里。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形容那樣的工棚,因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工棚的板壁厚厚的,絕不是像武陵城里梁姐的那個長風酒家那樣薄薄的、一拳就可以打穿的,長長的一排有二十多個分隔開來的房間,制作得很簡陋、很粗糙、房*蓋的是那種秦磚漢瓦中的小瓦,可惜就是沒有磚。
房間的地面經過平整過,但沒被硬化,到了雨季和冬天就會潮濕的要命,里面當然有*的,是用竹板凳搭著竹涼板,上面扔著一*滿是霉味的棉絮和棉被,當然會有跳蚤和無處不在的小蟲,夏日如果不用那種用鋸末做成的土蚊香,成群結隊的蚊蟲簡直可以把人抬走。那是屬于林場的臨時工棚,每個房間里可以塞下六七個臨時工。平時空無一人,只有到了林木砍伐的時節才會有些山里人臨時到這里居住。
田大是這里的常客,他在這里有一個副廠長的閑差,可以拿錢不干事,人家看重他的自然是他的那個大哥大的名聲,山里人文化程度很低、也很野蠻、三句話不對連開口叫罵的這道程序都省略不要,喜歡直接掄起拳頭就肉搏起來,田大就是最強的消防隊、也是最好的威懾力。我們住在靠近山間小路的第一間,房間里有一個裝模作樣的辦公桌,幾把沒有油漆的木椅,兩張帶蚊帳的木板*,板壁也被一些過期的報紙糊的好好的,甚至還有一個燒水用的電水壺和一臺電扇,這在那里簡直就是奢侈品。
第二天上午,在林場的食堂里吃過那種豬狗不如、只能填飽肚子的早餐以后,田大扔給我一套和勞改犯差不多的帆布工作服和一雙解放鞋,還有一個在山區屢見不鮮的竹背簍,里面有兩個裝得滿滿的飯盒、兩把磨得很快的蔑刀、兩個掉了綠漆的軍用水壺、兩塊看不見本色的毛巾、一卷繩索、一把手鋸和幾張創口貼,就領著我開始爬山。
山很高、也很大,即便是我在長風酒家天天從沅江挑水、早就經過了體能訓練,可在爬山的過程中依然顯得很吃力。一直爬到我的呼吸就像拉風箱、腿像灌了鉛似的快抬不起來、幾乎要趴下的時候,我們才終于爬到了山*。如果有機會到那個地方去看看,就知道什么叫空山鳥語、什么叫綠意盎然。周圍除了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邊的竹林,就只有我和田大兩個人。
"怎么樣?好看吧?"田大很有些自豪的問著:"去年有一個江城來的畫家對這一片竹林贊不絕口,說這叫竹海,還在這里畫了一個多星期的畫,對了,他說那叫寫生。"
"畫畫?"我在實話實說:"我可不會畫畫。"
"媽的,人家是畫家當然是畫畫,老子是大老粗,連畫都看不懂,誰要你畫畫?既不是知識分子,也根本沒那份閑情雅致。"田大哈哈的笑了起來:"嫩伢子,我們是來砍楠竹、掙飯錢、下苦力的。"
"砍楠竹?"我有些吃驚了:"不是來練功夫的嗎?"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功夫要一步一步的練,你得從砍楠竹開始學起。"田大像那個最有名的矮個子設計師似的伸出手臂,在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山頭上畫了一個圈:"我們的任務就是得消滅這片竹海,把這幾個地方剃個光頭!"
我當時差點沒被嚇死,那可是好幾百畝山林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宝应县|
彭山县|
卢龙县|
鄂伦春自治旗|
深州市|
施甸县|
余干县|
海城市|
焉耆|
精河县|
旬邑县|
石狮市|
望谟县|
靖州|
邯郸市|
盖州市|
南平市|
东方市|
马公市|
沂源县|
拉萨市|
浑源县|
沈丘县|
丽江市|
故城县|
交口县|
柘城县|
咸丰县|
襄樊市|
临桂县|
金坛市|
高邮市|
徐汇区|
浦北县|
内乡县|
泌阳县|
响水县|
读书|
英吉沙县|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