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時期的人,極為重視身后事。 每一代皇帝,從登基起,就開始為自己修建皇陵。 藩王也是一樣。 并且藩王的銀子比皇帝還要多,為自己修建王陵更是不留余力。 趙王朱常?的王陵,就在安陽境內的韓陵山。 相傳,韓信曾在這里屯兵。 一天韓信在山腳下,看見一白發老媼正在給人洗衣服。 老媼滿臉的皺紋,滿頭白發,讓韓信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于是就把她認作了義母。 老媼病亡后,韓信將她葬于此地,因此得名為韓陵。 韓陵山可是一塊風水寶地。 朱常?于萬歷十五年襲封,距今已經有四十七年。 他為自己修建的王陵,也足足修了四十多年。 先后投入的銀子,不下三百萬兩。 耗費的人力,更是無法統計。 朱常?現在年事已高,隨時都會去見閻王。 因此對王陵的修建進度越發上心。 如今正是大旱,河南又爆發蝗災。 朱常?為了修建王陵,依然征發了數千工匠、民夫。 甚至他不顧年邁體弱,頂著烈日,親自到工地上督促。 此時,整個韓陵山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工匠、民夫們揮汗如雨,在日頭下從事繁重的勞作。 王陵修建已經到了尾聲。 不僅是地下修建有巨大的地宮,地面上還有恢宏的宮殿,其規模不亞于趙王府。 朱常?站在巨大的傘蓋下面。 他一邊查看著自己百年之后的歸宿地,一邊尋思著,地宮中那么多的墓室,該選哪些人來殉葬。 “頂多再有三個月,陵寢就該竣工了。” “王爺千歲盡管放心好了,這大熱的天,還是回王府歇著吧。” 陪同朱常?的彰德府知府鄭可賢抹了一把汗,向朱常?勸說道。 朱常?搖頭說道:“本王這輩子,已經沒啥其他的念想,除了世子,就是這本王百年之后棲身的地方,親自來看看,心里頭才踏實。” 鄭可賢心里一陣苦笑。 朱常?說的這兩樣,可真是把彰德府百姓給坑苦了。 修建王陵,要征發徭役。 這都是要地方官府出面,趙王府一文錢都不用掏的。 前前后后四十年啊! 這該是耗費了多少民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