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凡事都廷議,那該多好??! 大臣們湊到一塊兒分果果,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皇帝,只需要當印戳子就行了。 朝廷推行的那么多新政,不,危害百官、士紳和讀書人利益的亂政。 若是交由廷議,又怎么可能得以順利推行? 某個權勢熏天的道士,也就不至于那么肆意妄為,仗著圣眷,與天下為敵了。 等文官重新掌控朝堂,那還不是想搞死誰,就搞死誰? 那個禍國殃民的道士,到時候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成閣老高明??! 一下子把所有文官,全都集中到他的大旗之下。 并且師出有名,有理有據,旁征博引,讓人無法辯駁。 皇帝陛下不是要做明君,要遠邁漢唐嗎? 那就學學人家唐太宗,納諫如流,被大臣指著鼻子罵,也得笑臉相迎。 更為高明的事,成基命此時挺身而出,會為他帶來巨大的聲望。 為百官請命,這樣的閣臣,怎能不受百官擁戴? 他不當首輔,誰來當首輔? 難道還繼續讓溫體仁這個唯唯諾諾的馬屁精,繼續尸位素餐? 皇帝迫于官員集團的壓力,多半是會撤掉溫體仁,以成基命代之。 當然了。 魏征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犯顏直諫,激怒天子,肯定是有風險的。 被罷官,甚至是殺頭,都是有可能的。 可那也是血賺啊! 成基命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為了維護大臣們的利益,被罷官殺頭,那可就真的是名流千古了。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名聲比什么都看得重要。 并且名聲,是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的,即使自己享受不到,子孫后代卻是可以受益。 成基命橫豎都是大賺。 高明,實在是高明!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百官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紛紛出聲附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