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是如今世上最后一位觀山太保。 想要進地仙村,封思北就是一道過不去的關。 而這段時間,他們要么是在船艙內(nèi)入定修行,要么就是睡覺休息,渾然不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這才多久。 就從黃龍古渡抵達了益州。 到了益州,也就是意味著目的地相距不遠了。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正因為這兩處古跡,川渝才會被稱之為天府之國。 “陳先生,你們這大老遠去青城山,是做生意?” 見幾人談興不錯。 船把頭猶豫了下,最終還是沒能忍住,將這段時日里藏在心里的疑惑問了出來。 他其實想說的是游山玩水。 但這話顯然不太合適。 做生意總歸不會出錯。 主要這一行人太過古怪,陳先生氣質(zhì)出眾,溫文爾雅,又兼見多識廣,一看就是世家子弟出身。 那個大個子,沉默寡言,氣勢如虎,對陳先生恭敬無比,照他來看,估計是護衛(wèi)死士一類的角色。 他不是沒遇到過世家子。 這些人自小就是含著金湯匙出身。 出門在外,被人內(nèi)外護著,生怕出了一丁點的事。 而做護衛(wèi)的人,第一等自然是家生子,與主家少爺自小一起長大,對主家忠心耿耿,隨時都能做到以命換命。 第二等則是拿錢賣命的江湖人。 這些人要錢不要命。 別說是攔路人,就是父母兄弟都敢下手。 第三等的話,是從武館、鏢局聘請的武夫,這些人拿多少錢做多少事,鮮少拼命,頂多護著主家安然離開。 至于最后一等。 則是跟著游山玩水的狗腿子,這些人說是護衛(wèi),實際上就是些貪生怕死的貨,別說護衛(wèi),真遇到兇險,不撒腿就跑都算衷心。 但這大個子截然不同。 光是身上那股氣勢,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具備。 眸光開闔之間,就如下山猛虎,令人不寒而栗。 至于那個年輕人,倒是好說話,就是露面少,整天躲在自己屋子里,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船把頭和他聊過幾次。 小伙子人不錯。 說話做事,頗有古風。 而且說話口音,偏陜北這邊,聽他說,自小在黃河邊長大。 也因為這個緣故,船把頭和他最為親切。 至于剩下那兩個道人。 除卻吃飯,基本上不怎么出現(xiàn),跑船人禁忌頗多,雖然拜的是龍王爺,但無論僧道,逢山過水,都會拜上一拜。 說實話,他打心眼里對兩人有些敬畏。 不敢多加接觸。 平日里撞上的話,也多是以道人稱呼。 兩人話也不多,點頭之交。 說古怪,自然是因為這一行人,放到平日里幾乎不會同行,世家子、江湖游俠、深山道人,怎么看走在一處也極為古怪。 偏偏,幾個人相處甚歡。 聽出船老大言語之外的詢問之意,陳玉樓只是搖頭一笑,“也不算做生意,就是聽聞青城山上有得道高人,這才去拜會拜會。” 問道訪仙么?! 船老大眉頭一挑,心里泛起一個猜測。 要是這樣的話,他們幾個人同行,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世家子弟有錢有閑,游山玩水也不奇怪。 哪像他們這些人,為了生計常年奔波,一刻都不得休息,最多拜拜神仙,祈求個風調(diào)雨順,身體健康。 世外高人一心修道。 在他們眼里,和神仙又有什么區(qū)別? 尋常人又哪里接觸得到。 也只有這些人,舍得滿世界去尋仙訪道,或許有一線機會,求得一枚延年益壽的寶丹,或者修養(yǎng)性命的古法。 “青城山……好地方啊。” “自古就是神仙道場,說不得真有仙人隱居。” 船老大重新捻了一塊煙絲點燃,吞了一口,低聲恭維道。 雖然同處一船。 但他們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希望吧。” 聽出他言語里的低落,陳玉樓也不好多說什么,隨口回應了一句。 “陳先生,老漢還要去掌舵,就不陪諸位了。” 默默吞云吐霧了一陣,船老大收起煙袋,倒提著煙筒,朝幾個人拱了拱手道。 “好。” 目送船老大佝僂的身影消失在扶梯處。 陳玉樓收回目光,轉而看了眼楊方。 “這段時間,修行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