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五章 本善本惡之辯 1》-《文梟之道》

    江浙大學隊順利進入決賽,幾名隊員陶醉了,感覺勝券在握,臺灣大學隊與香港大學隊、新加坡國立大學隊的兩場比賽都以3:2險勝,可謂如履薄冰。反觀他們在數據上要鮮艷的多。蔡老頭則要清醒得多,就總體實力而言,江浙隊雖強于臺大隊,但從各方面看,臺大仍然是一支有潛力的隊伍:一方面,臺大有辯論的傳統,曾參與過各種辯論賽事,實戰經驗豐富,辯論技巧也屬上乘;另一方面,該隊的三辯和四辯在場上反應較快,又善于表現自己,尤其擅長以情動人,對聽眾有相當的煽動力。而且辯題、評委、觀眾、臨場發揮等因素制約著比賽,勝負尚難以預料。

    果然不出所料,決賽辯題“人性本善、人性本惡”,抽簽結果,江浙大學隊仍是反方,真可謂“一反到底”。江浙隊原先準備得比較充分的是正方,而現在卻必須以“人性本惡”來立論,自然又增加了困難。反之一抽到正方,臺大隊的領隊兼教練林副教授笑逐顏開,似乎已穩操勝券。

    決賽前夕,決賽的戰略戰術真是傷透了幾位指導老師的腦筋。由于過度疲勞,于教授兩眼充血,王老師心力交瘁。然而決戰在即,運籌帷幄萬不能有半點閃失。作為聯絡員和辯手一起赴京的人事處老張,在緊張的日子里,樣樣雜事干在前,買飯、抄稿、占位置……真把他累壞了,他那碩大的啤酒囊都明顯的瘦了兩圈。

    秦三代從抽中了辯論題之初情緒兒就不是太高,他寧愿相信人性本善,從三字經中的人之初來支撐心中的論斷,奈何命運弄人,偏偏一路反了個徹底,人性本惡,他不是怕輸,總覺得心里有道坎,不愿意去相信或者說接受。

    “怎么呢,一個人坐這,沒和你的學姐比翼雙飛,逛逛這美麗的清華校園”?來的是那位很悠閑的慕如歌,作為一替補隊員,沒出現突發狀況之下,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坐在臺階上目視暮色余韻漸退的夕陽,像是個遲暮老叟歷經了滄桑,秦三代幽幽而道:“社會很復雜,看不清的是人心,你說人生來就是那么壞嗎”?

    “被學姐打擊了?悲天憐人可不像我在新生晚會上認識的秦唐,當著一萬學生的面調戲學姐,當著萬余人的面反駁一高等學府的資深副校長,多驕傲的人,我印象中的秦唐是個一往無前,始終挺著腰板的男人”。慕如歌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讓他感傷,夕陽西下雖美,不過是曇花一現,她所認識的男人應該是剛升起的朝陽,魅力四射!

    “你所看到的秦唐只是我身影的一部分,剩下另一半的秦唐經常是個無病呻~吟的人,會愁很多事情,大山里的孩子還有多少上不起學;什么時候國人能放心的喝上自己國家的奶粉;人與人最基本的信任在哪?今天抽中的辯論會主題,我就一直在思考,人性究竟是本善,還是本惡……我是不是個很無趣的人”!秦唐仰望暮空,昏幽的暗色悄然的吞噬著最后的曙光。

    慕如歌怔了一怔,有些看不穿身側的身影。勇可一往無前,披荊斬棘;心又觀音大士,慈悲仁義之心,不顧了臺階上的灰塵,與她江浙校花的身份不符,優雅的坐在秦三代身旁,暮色下抹過一縷溫情的笑意,“還行吧,比很多男盜女娼的人強多了,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就像迷局了千年的雞生蛋,蛋孵雞的問題,本就沒有確切的答案,也不重要。”在秦三代的疑惑中,校花給了他一個完美答案,“人之初、性本善與本惡決定不了人的一生,正與邪、罪與罰早就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爭斗,一個好人可能在一秒變成壞人,一個壞人也可能在外因下向上,怎么樣讓當下的人學會平靜才是問題的核心,而不是糾結在人性的本善與本惡這樣沒有答案的無厘頭之中”。

    “謝謝”!秦三代確實鉆進了死胡同,校花的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他起身,拍了拍后面的灰塵,大步踏著前面走去,心已經有了方向。他要去準備辯論會去了,就算是人性本惡,卻不能否定了人的轉變性,一定概率的創造一個未來!幾率的事情誰說的準,就和夢想一樣,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不去嘗試鴨蛋一枚,試過了就有希望的吧,萬一見鬼了呢!

    校花凝視他離去的背影莞爾一笑,搖了搖頭起身離去。

    辯論會第七天的日出如期而來,決賽正式開啟,首先由正方一辯吳淑燕表明立場和發言,時間為三分鐘。

    哲學家康德主張,人不分聰明才智、貧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進一步又加了一句,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而佛家說,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正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張人性本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端才會有善行。我方不否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有惡行,但是惡行的產生則是由外在環境所造成,所以惡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說惡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說人性本惡,那么人世間根本不能產生真正的道德。雖然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極力主張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下人類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惡,人類一切道德規范都是作為人類最大的利己手段。當道德成為手段時,道德還是道德嗎?也就是說,人一旦違犯道德而不會受到處罰,人就不會遵守道德的約束了。深夜兩點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紅燈,如果人性本惡我就會闖過去,因為紅綠燈不過是為了個人方便,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遵守交通規則。而根據人性本惡的前提假設,霍布斯認為必須有一個絕對的、無所不在的權威監督每個人履行道德規約。如果人性本惡,沒有一個人會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規約,但是事實證明:人還是有善行、人還是有道德、還是有利他的行為。如果人性本惡,我們只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活在一個“老大哥”無時不刻不監督我們的世界當中;第二個是我們人類社會將是彼此不在相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就會看到一個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來,人們則說他居心不良;而我們在辯論會中建立起來的友誼都是虛假的裝腔作勢。但是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社會當中,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君主曾經產生過,但是舍己為人的事情在不斷發生。而在生活當中,為善不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麗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說的“眾生永遠不得渡,則已終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難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證嗎?

    如潮的掌聲響起,反方一辯季翔當即做出陳述與反駁。

    我先要指出一點的是,康德并不是一個性善論者。康德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惡,折磨我們的人,時而是因為人的本性,時而是因為人的殘忍的自私性,對方不要斷章取義。另外對方所講到的種種善行,那完全是后天的,又怎么能夠說明我們命題當中的“本”呢?神話歸神話,現實歸現實。對方同學請你們摘下玫瑰色的眼鏡看看這個現實的世界,就在你陳辭的這三分鐘當中,這個世界又發生了多少戰爭、暴力、搶劫……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話,那么這些罪惡行為到底從何而來呢?對方為什么在他們的陳辭當中,自始至終對這個問題避而不答呢?我方立場是:人性本惡。

    第一,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自然屬性指的就是無節制的本能和欲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社會屬性則是通過社會生活、社會教化所獲得的,它是后天屬性。我們說人性本惡當然指的是人性本來的、先天的就是惡的。

    第二,提到善惡,正如一千個觀點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目當中也許會有一千個善惡標準。但是,歸根到底惡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無節制地擴張,而善則是對本能的合理節制。我們說人性本惡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傾向的無限擴張的趨勢。曹操曾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路易十五不是也說過:“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還有一個英國男孩,他為了得到一輛自行車竟然賣掉自己三歲的妹妹。這些對方還能說人性本善嗎?

    第三,雖然人性本惡,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并沒有在人欲橫流中毀滅掉,這是因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過后天教化加以改造。當人的自然傾向無限向外擴張的時候,如果社會屬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瀾,那么人性就會更加墮落;相反,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倡導揚善避惡,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發展,這一點也不正說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修齊、治平、內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對方辯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話,那么孔老夫子何必還誨人不倦呢?

    今天,對方辯友所犯的錯誤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現實,以價值評判代替了事實評判。從感情上講我們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樣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歷史、現實和理性都告訴我們,人性是惡的!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只有正視這個事實,才有可能揚善避惡。

    辯論會才一開始已是烽火狼煙,劍拔弩張,一場烽煙彌漫的辯論,不如說是一場戰爭,究竟誰能笑傲江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吉隆县| 诏安县| 鄂尔多斯市| 禹州市| 敦煌市| 井冈山市| 南宫市| 大足县| 宁海县| 蒙山县| 西丰县| 龙陵县| 岳阳县| 莫力| 保康县| 娄烦县| 含山县| 辽宁省| 崇礼县| 大方县| 当雄县| 淮阳县| 岳阳县| 沂源县| 泗洪县| 滕州市| 无极县| 古交市| 洛南县| 桑植县| 平遥县| 甘谷县| 大港区| 板桥市| 临潭县| 确山县| 康马县| 托克托县| 大关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