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廢史立牧(7)-《卡爾戲三國》
第(1/3)頁
一晃就到了中平元年(185年)十月,巴州各項事務盡皆走上正軌。
全國已然建成4家“水滸客棧”,置有分店、腳店70余處。猴兒酒、饅頭、烤肉更是聲名在外,遠在幽州、揚州、涼州的客商都趕來求 購,價格哄抬至每壇上百金,甚至可能還有價無市。朱貴等人別出心裁的推出鹽鹵花生、烤肉干、肉包子等便于攜帶的下酒菜,更是深受奔波之人的喜愛。半年之間,這些水滸客棧便為巴州運回大量糧米銀錢。
各郡各縣官吏已然調任完畢,鄭泰從府學中選拔十名才華出眾的學子出任郡縣掾、史。雷衡借此完全掌控巴州全境。
而府學學子有機會出仕為官,又使得五郡百姓,尤其是寒門子弟看到了希望,乃至周邊州郡也有慕名求學之人。
張纮見機將府學升格為巴州州學,設立文、武、工、農、醫、商六類子課堂,專門招收培養巴州所需人才。在各郡、各縣又分設郡學、縣學,對求學子弟因材施教。
巴州全境推行整頓吏治、勸課農桑、輕徭薄賦、鼓勵生育等舉措,雷衡由此在巴州百姓中積攢了很高的人望,聚攏了巴州百姓的民心。隨后,一座求賢館,一紙招賢榜,讓寒門子弟大肆慶賀,拍手稱道。
招賢榜傳遍巴州,范圍涉及整個巴州以及周邊的蜀州、黔州、雍州、荊州、鄂州等地區。
只要是人才,雷衡都要錄用,都要授予官職。有道是學得文武藝,賣貨帝王家,帝王若不識,賣于識貨人。
天下戰亂紛紛,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也有著建功立業的心思。
雷衡一紙求賢令,立刻牽動無數人的心。
襄陽縣。
一名士兵手中拿著一張告示,快速跑到城門外,將手中的告示貼在城墻上。不多時,往來于襄陽的行人看見告示后,立刻瘋涌上去,想要看清楚告示上的內容。一名四旬中年人看見告示上的消息,立刻發出歡呼鼓舞。
這一下,更是吸引無數的人駐足觀看。
“快看,巴州求賢的章程出來了。”
“哈,走咯,報名去!”
“機不可失啊,先去報名咯。”
接近告示的百姓看完告示上的內容,快速的躥出人群,迅速拋開。
一撥一撥的人往里面擠進去,又有一撥一撥的人跑出來,大多數的人臉上都帶著喜色,眉開眼笑。
人群外,忽然走來一個精壯青年。
這名青年身穿一襲麻布粗袍,生得是虎背熊腰,雖然年輕,卻又極為精壯,透出一股剽悍的氣息。青年后背上背著一桿大槍,站在人群外,簡直是鶴立雞群,好似周圍的人都成了陪襯。他伸手摸了摸背后透著冰冷寒意的大槍,喃喃自語道:“武試、武試,這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必須要把握住。”
說完后,青年背著大槍往校場方向行去。
背著大槍的青年離開,不久后,又有一名儒雅青年從人群中擠出來。這名青年儀表不凡,顴骨高聳,鼻梁高挺,長著一張國字臉,雙目炯炯有神,站在人群中,自有一股不凡的氣度,令人不可忽視。青年身穿青色儒袍,頭戴璞巾,出了群人后,也往校場方向行去。
與此同時,巴州拔擢人才的文試和武試,先后進行。
文試的考核,并不像明清那般以經典理論的考核為主,是以個人的實際能力作為考核。
正因為如此,許多讀死書的書呆子,或者是狂妄不羈卻沒有真才實學的儒生都被淘汰,最后留下來的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只不過,世家子弟依舊占據多數,寒門弟子占據少數。由此可見,話語權依舊掌握在大族中。
雖然這些大家族子弟的官職不大,最大的也就是縣令一級,至于官職低微的,還有許多人是六曹櫞史、六房正副等等,但雷衡實力越來越強,只要在雷衡麾下做官,就是一條通天坦途。只要肯用心做事,踏實做事,肯定能一步一步往上升,進入巴州官場核心。
文試中,最為出眾的人當屬閻圃、向朗,可謂是才華出眾,赫赫有名,在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等到武試的時候,出現的武將就比較少了,唯有廖化、張南比較出眾,其余大族子弟文采可以,但武藝稀疏,展露頭角的幾乎沒有。
閻圃,字子茂。在張魯手下不少文武建議張魯自立為漢寧王,在一片頌揚聲中,唯有時任功曹的閻圃非常冷靜,力勸張魯不要稱王。曹操親征漢中。張魯打算投降,又遭到閻圃的反對,“今以迫往,功必輕;不如依杜濩赴樸胡相拒,然后委質,功必多。”張魯后來采納了閻圃的建議,與杜濩、樸胡等部會合。曹操因此加封張魯為閬中侯,他的五個兒子也被封為列侯。
向朗,字巨達。襄陽郡宜城縣人。早年師從于司馬徽,后隨劉備入蜀,歷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領丞相長史,隨丞相諸葛亮北伐。晚年專心研究典籍,誘導青年學習,家中藏書豐富,受到舉國尊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黑水县|
弋阳县|
金门县|
邯郸县|
保山市|
衡阳市|
新闻|
米易县|
方山县|
汶上县|
龙胜|
石城县|
施甸县|
台湾省|
青阳县|
汨罗市|
尼木县|
九台市|
申扎县|
柞水县|
渭源县|
金秀|
玛曲县|
灯塔市|
阳高县|
肃南|
台北县|
米脂县|
榆林市|
鄂州市|
东宁县|
景东|
普兰县|
黎城县|
喜德县|
伊春市|
河曲县|
娄底市|
吕梁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