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彥學長,您的意思是,我這個蕁麻疹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就可以治療?” 男同學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 要知道,《傷寒論》是中醫高校必學的,也是每一位中醫醫學生必讀的,在大一和大二期間,也會有老師專門講解傷寒論的一些條文。 像麻黃湯、桂枝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這些都是《傷寒論》中的經典方劑。 基本上學中醫的醫學生大都能背誦出關于麻黃湯、桂枝湯和桂枝麻黃各半湯的條文,大多數人也知道,這三個經典方劑是用來治療感冒的。 桂枝麻黃各半湯針對表郁不解,可以治療一些皮疹或者風疹,可男同學這個風疹已經一年了,并不符合條文,沒想到也能治療。 如果按照方彥這個說法,這簡直太簡單了。 如此簡單,他竟然承受了一年的痛苦。 “對。” 方彥點了點頭道:“你這個情況確實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說著方彥繼續道:“其實不僅僅是桂枝麻黃個半湯,即便是桂枝湯和麻黃湯同樣可以治療蕁麻疹,在具體的臨床中,究竟是選擇桂枝湯還是麻黃湯或者桂枝麻黃各半湯就要通過中醫的辯證來確定。” “辯證的時候除了要依靠上述湯證的主癥,還可以針對皮膚局部的疾患,也就是風疹的顏色和形態來進行輔助辨證......” “如果風疹色白,遇冷加重,局部無汗,多為衛郁營滯,屬于麻黃湯證;倘若風疹白中透紅、惡風、局部時有汗出,多為衛強營弱,屬于桂枝湯證.......” “如果風疹或紅或白,或者紅白相間,遇風寒加重,汗出不明顯,舌脈等也不典型,則屬于桂枝麻黃各半湯.......” 一邊講著,方彥一邊看著同學們,緩緩的道:“在臨床上,麻黃湯和桂枝湯的適用癥非常廣泛,除了感冒、蕁麻疹等,還可以用于長期低燒、支氣管炎、痹癥、銀屑病等等,不過都要建立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 “很多時候,大家覺得中醫難學,覺得看病難,其實當我們領悟了其中的關竅,在日常的學習中,即便是能把經典的幾個方劑的加減變化搞明白,都是可以治療很多病癥的。” “在實際的學習中,以及以后的臨床中,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一定非要研究多少方劑,明白多少病癥,從少入手,精通為主,只要能精通,哪怕只是幾個方劑,也能成為不錯的中醫醫生。” “講的太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