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家人叫許余,聽了默默,此人是家生子出身,但跟隨著許知府讀書,算是伴讀,其實學的很優秀。 按照朝廷法度,賣身為奴者,不能科舉,這等贖了身,也只能耕作營生,不許考試出仕,連自己在內,三代之后子孫,方準其與平民一例應試出仕。 不過許知府本身是進士,也沒有多少可猜忌的,更因為許余連三代不許入仕,所以放心任用,相對信任。 而且已經給了許余贖身,現在算是平民,其實是半個謀士,才可隨意說話。 許余才想說話,牛車外突然有急促的馬蹄聲跟上來。 他們這輛牛車旁也跟著騎士,這陣急促馬蹄聲卻沒被阻止,一直到了近處,這足以說明來的人是自己人。 果然,很快就聽到牛車外有人急急稟報:“大人,太孫快到碼頭了,已在五十里之外!” 牛車內,家人許余張了張嘴,立刻看向知府。 許大人聽了,竟不急反笑,捋著胡須還帶上了三分得意:“果然天助我也,太孫來了!” “船行甚速,不過半個時辰就到,不用回府,直接去碼頭!” “通知郡內官員,一體迎接。” 說完這句,又接著吩咐:“回去請張大人,讓他同去碼頭,一同迎接太孫大駕!” 立刻就有馬蹄聲由近及遠,折返回去,去通知張岱去了。 許知府微微笑著,在去碼頭的路上,心情看起來極好。 “老爺,您為什么要參與這事?”許余沉默良久,問著:“以您之才,不需要這樣。” “我是束繭自縛。”許知府神色有點迷茫,想了想,良久說著:“你也知道的,我讀史書,發覺年輕為官者,多難以善終。” “這不僅僅是幸進。” “本朝還年輕,例子不多,前朝多的是,有年輕就為官四五品,甚至公卿者,無一例外,都身敗名裂,甚至株連家族,僥幸有一二個得生,也是仕海沉浮數次,過程驚心動魄。” “我仔細想了,發覺,官有壽數。” “自古宰相不許十年,其實分疆大臣也不許十年。” “要無功無過到公卿,就得算好時間,六年縣道,六年府郡,十年疆臣,十年公卿,總共三十二年,差不多就可退仕。” “而如果很早就抵達公卿,三四十歲,那就可執掌朝政二三十年,誰家君王能容,必死無葬身之地。” “我并不想為國捐軀,只想富貴平安一生,因此略退讓下,就去了地方任職,敬天畏命小心惴惴,方可保無虞,我不認為我的算計是錯,可是,沉倫郡府多了,就真的變成朝廷外流,要進疆臣和公卿就有點難了,所以我才只得投名狀,以開入朝之途。” 許知府說到這里,似乎一句句都千斤重錘般敲擊著許余的心,他天性聰慧,只恨自己是賤籍,無法科舉,但自視甚高,現在才發覺,自己還是井底之蛙。 “原來老爺到外地任職,竟然是要無功無過到公卿。” “如此見識,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