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參與了幾天朝議,兩位新晉軍功侯爺都是一言不發,泥雕木塑般,潛神修行,時人稱之為“站崗?!?br> 倒是沒人苛責他們。 便是什么話都不說,天子也很樂意看到他們站在人群中。 皇帝私底下有一次跟江汝默說:“朕見武安、冠軍,憶昔風華少年,如沐春風?!?br> 可見喜愛。 “牧國將在六月二十七日舉辦蒼圖神殿神冕布道大祭司的繼任儀式?!背h大夫溫延玉正在表奏: “國書已呈禮部,請我國前去觀禮,不知以何人出使為宜,還請陛下定奪?!?br> 姜望聞聽此言,心神已自修行中脫出。 這趟出使牧國大概不止是觀禮那么簡單。 因為擔心趙汝成,他與重玄勝專門聊過牧國的事情。 去年那場大戰,曹皆先替牧國拿下了離原城,之后才有的牧景全面戰爭。齊國也由此才獲得了征伐夏國的機會。 齊國和牧國早有默契。 在剛剛結束的天下亂局中,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系,也肯定不止是表面上發生的那些。 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溯牧景之戰,有太多的事情讓人疑惑。 譬如牧國與景國全面開戰的底氣究竟來自于哪里? 牧國籌謀良久,還與齊國達成默契,這才揮師南下,馬踏中域。又為什么會在那樣一場準備已久的戰爭中,輸得那么快、那么慘? 誠然戰爭是有無窮的變數,誠然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太多。 或者說,景國作為天下至強之國,其實力底蘊天下皆知,歷史已經有無數次的驗證,牧國戰敗并不算奇怪——那為什么還會主動掀起這一戰? 景國天下駕刀,又多年根腐葉朽,或到了敗落之時;盛國愈發膨脹,愈見威脅;北域中域邊界摩擦已久,人心難抑;蒼圖神迫切需要開辟新的信土……真個要論起來,或許牧國有太多開戰的理由。 每一個理由都足夠推動戰爭。 可為什么是現在? 已經忍了那么多年,為什么選擇在這一次不忍了? 牧國那位女帝,究竟是怎么想的? 一定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理由,一定存在某種必須要開戰的真相,隱藏在波瀾壯闊的水底。 那是什么呢? “武安侯?“ 天子的聲音從御座上落下來。 姜望略略躬身:“臣在?!?br> “就是你了?!碧熳拥馈?br> 姜望愣了一下。 但天子已經轉道:“摧城侯上奏夏陵處置事宜,溫大夫盡快拿個章程出來…” 竟然就此跳過了出使牧國的議題,不再多說一句。 姜望半驚訝半迷茫地退了回去,但也沒誰跟他解釋什么。 如此一直到朝議結束。 韓令宣布退朝,百官陸續散去。 姜望卻沒有走,而是跟著御駕,一路往東華閣去。 天子坐在龍輦上回過頭,有些好笑地問道:“你跟著朕做什么?“ 姜望往前趕了兩步,略略發愁地道:“陛下讓臣出使牧國,難道沒有什么吩咐嗎?“ “朕不是已經吩咐了么?觀禮就行了。" 就這? 但看皇帝的樣子,也不像是開玩笑。再者說,也沒有拿國事開玩笑的道理。 姜望本以為,這應該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 持節出使,遠赴草原。齊牧之間的默契,當世霸主國的合縱連橫,攪動天下風云的布局與隱秘… 現在就真的只是觀禮而已? “呵呵?!饼R天子饒有興致地看著他:“你難道以為,朕派你去牧國,是要給予他們什么支持,幫他們做些什么?又或者說,是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計劃,要讓你去溝通執行?” “呃… 姜望確實是這么想的。不然天子怎么在朝堂上什么都不說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