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一更拔劍的時候,整片竹海仿佛都靜了。 那尖銳的、不安的、刺痛的一切,都在此時沉寂。 被劍割傷的一切,也為劍所懾服。 崔一更那不大不小的一雙眼睛,看著姜望的時候,和他看竹子的時候沒有區別。 他好像在探究著什么,又好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握劍的手非常穩定。 你感覺以這樣的姿態再過十年、二十年,他的劍他的手,也不會有絲毫偏轉。 他拔劍的過程非常具體。。 在視覺之中顯得相當緩慢。 他的五根手指,一根根落下。 他的指骨開始發力,細長的經絡浮現在手背,根根凸起。 那原木制成的劍柄,好像長在了他的手心里。 他從竹鞘拔出他的劍,就像是從身體里抽出他的骨頭。而他的血液,他的堅持,他那汗水澆透的無數個日日夜夜,早就熔鑄在劍刃里。 姜望在這一刻,甚至于想到了觀河臺上趙汝成拔出天子劍的場景。 這是怎樣的一劍?。?br> 出鞘的過程就像是已經結束了一個人的一生! 而他出鞘后的長劍,只是在宣布這樣一個結果。 十年來,二十年來,自垂髫之時起……秋霜春月,夏風冬雪,在所有的經歷里,崔一更就只練這一劍。 無日有歇。 他手中長劍,名為“一心”。 讀圣賢書,練一心劍。 其時也,竹海波濤斂,天地寂無聲。 百萬竹葉所指,劍意全部凝于此劍。 于是這一劍獨來。 剖開了空氣、剖開了空間,甚至于剖開了視線。 所見、所經、所逢的一切,都要被它剖開! 姜望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化解這一劍! 僅以劍術的層面,他已在沖擊此境絕頂。在復刻出劍氣成絲的技巧之后,更無疑是已在絕頂中。 但他不可能以純粹的劍術接下這一劍。 名門真傳如寧劍客者,所修絕劍術,每一門都堪稱絕頂劍術。她將每一門絕劍術,都練到了當前境界的盡頭。 但寧劍客也擋不住這一劍。 因為有些劍術在特定的人手上,是可以沖破極限的。 寧劍客修的是前人之劍。 崔一更修的,卻是他自己的劍,且已臻于極境。 所謂絕頂之上高一線。 是此境所不可能見之風景。 唯有真正貫徹自身,真正感悟極意者,才能夠做到這一步。 那無比純粹的一劍迎面而來, 在視覺的感受里,好像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黑暗——那是因為這一劍已經把視線斬得支離破碎。 雖然眼前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仍能夠感受這一劍。 它的銳利,它的堅決,它的鋒芒。 無法回避,不能阻擋。 于是近前來。 于是劍至也。 有五府神通之光,耀于胸腹間。 有流火繞身而起。 有霜披迎風招展。 有赤金色的眸子里,劍光照耀。 天府之軀,顯化劍仙人! 姜望整個人籠罩在一種難以述盡的煊赫中,勢、意、術、道、氣……統合成最極致的劍意。混同此身,更達天外。 所謂劍仙人者,劍演萬法之神通。 本就是統合自身所有的極意神通,本就會隨著自身實力的成長而成長。 今日之姜望。 獨坐兀魘都山脈,潛心悟道的姜望。 消化了山海境、淮國公府、不贖城所有收獲的姜望。 以術破術,砸碎了仁心館易唐最強防御的姜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