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份認可難能可貴。”姜望傳音回道:“但我不確定我能幫到你。” 林有邪的信任很沉重,但姜望一路走到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滿腦子天真幻想、無條件相信董阿會救楓林城的少年。 仍然會踐行信義,仍然不會吝嗇能力范圍內的良善,但也不會忽略現實的問題。 出身四大青牌世家的林況和烏列,作為青牌體系曾經最耀眼的人物,人稱“南烏北林”,合稱青牌雙驕,是四大青牌世家輝煌時代重啟的希望。 林況接手的大案要案不計其數,每案必破。至今北衙里的許多辦案手段,都是他留下來的創舉。 但他的燦爛,在接手調查雷貴妃遇刺案后,戛然而止。 林況身死,烏列辭官。 一夜之間,風流云散。 只有一個三歲的林有邪,因為驟然目睹生父尸體,而一生畏懼尸體。 林烏厲程四大青牌世家,程家早已絕嗣,林烏只剩余蔭。 前幾天厲有疚受剮刑而死,意味著四大青牌世家名實皆消,已經不復存在! 如今林有邪想要抓住馮顧有可能留下的線索,重啟雷貴妃遇刺案,姜望并不看好。 他不是不看好林有邪的辦案能力,而是此等牽涉甚廣的大案,非得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推動,林有邪甚至于她身后的烏列,都不具備這種推動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馮顧為什么選擇自殺在此刻,在姜無棄喪禮剛剛結束的時候? 一來完成了姜無棄的身后事,再無牽掛。二來……無非是想借由天子對姜無棄的感情,在天子之哀慟尚未散去的時刻,以長生宮總管太監的身份死去。 希求天子動雷霆之怒,推動此案調查。 然后順勢暴露出雷貴妃遇刺案的線索,讓案件升級。 甚至于將那柄解剖小刀放到林有邪門前的人,也絕對跟馮顧有關——為了找到林況之死的真相,林有邪一定會竭盡全力。 馮顧的設計,幾乎是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極限。 但問題在于……天子的態度,究竟如何? 從表面上來看,天子讓北衙單獨負責長生宮此案,還照顧馮顧的遺愿,讓姜望監督案件進展,無疑是下了力氣在推動的。 鄭商鳴、林有邪、姜望組成的查案陣容,也相當強大。 但要從馮顧懸梁案,上溯至多年前的雷貴妃遇刺案,坦白說,缺了點分量。 除非鄭商鳴換成鄭世,林有邪換成烏列,才有資格說追查這種級別的案件。 因而天子的態度,其實仍是不明朗的。 或許天子也在等什么…… 同時結合了林有邪和鄭商鳴的信息,姜望才可以說把這件事情理出了一些頭緒。 此事的關鍵,仍在天子! 在看到線索之后,天子有意重啟舊案嗎? 眼前的兩位青牌,顯然態度立場并不一致。鄭商鳴如果先找到線索,一定會靜待天子意志。林有邪若先找到線索,則必定會一路查到最后,以求真相大白于天下。 姜望同情林有邪的遭遇,也理解她尋求真相的心情,但無法貿然承諾他未必能做到的事情。 輕諾者信必寡。 “不需要你做太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可以。”林有邪的聲音說道。 很顯然她篤信自己能在鄭商鳴之前找到那個線索,因為相較于還在懷疑階段的鄭商鳴,她已經確定了馮顧的死亡是自殺,領先一大步。 唯一需要顧慮的,是以監督之名一直盯著他們的姜望。 想在姜望的眼皮底下做點什么小動作,她和鄭商鳴都很難辦到。所以她才需要私下跟姜望溝通。 姜望不再說話。 對于姜無棄書房的搜查,并沒有很快得出一個結果。 應該說林有邪和馮顧的目標是一致的,一個是為死去的父親,一個是為死去的恩主。一個以死成案,一個不顧一切參與其間,他們都要追求已經塵封在歷史里的真相…… 姜望并不愿意做那個攔路的人。 報恩報仇都是天經地義,誰能橫加指責呢? 但如果真發現了林有邪藏匿線索的行為,他也不確定自己會做出什么選擇。 鄭商鳴的友誼難道就可以直接忽略嗎?鄭家父子如此坦誠地給出北衙都尉的位置,他難道可以完全無視? 也許不該接這個監督的差事的,誰能想到會有如此為難的局面? 但現在直接退出的話,又難免叫人生疑。另外來人監督,必然會對林有邪的計劃造成事實上的打擊。 姜望想得煩躁,索性就站在書房門口的位置,放空神游,分心修行。 他不想做選擇了,不如聽天由命,且看林有邪和鄭商鳴,誰的運氣更好。 龍虎已經完成,也是時候多分配一些精力在星光圣樓上。畢竟一切神通術法,都要以修為來做基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