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羨默默離開斷魂峽,獨自回返容國。 他不是沒想過出手襲殺姜望,或者去逐殺負傷逃走的揭面人魔。 前一步可以滅殺齊國天驕,摧垮心中高山。后一步可以懲惡揚善,還能借此揚名,踩在揭面人魔的尸體上,使天下知他林羨。 但最后都放棄了。 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最核心的一點他無法否認,那就是實力的不足。 揭面人魔雖在姜望面前驚惶而逃,然而她的人面神通之強大,依然毋庸置疑,很難知道她還有什么“藏品”。 至于姜望本人……能在那種重傷的狀態下驚退揭面人魔,本就很說明問題了。 須知觀河臺上,姜望力壓項北的那一戰,就是以神魂之爭取勝。 哪怕在他肉身傷重的此刻,林羨也沒有信心贏得神魂層面的戰斗。 當然,人心瞬有千念,這些只是彼一刻最現實的想法。 最后對姜望出手的沖動,其實都消解在那個獨坐的背影中了。 “吾觀其人,如仰群山之巔,見星河之淵,其高也無極焉……” 當年照悟禪師南出須彌山,自負天下之才,要“列國論禪”,卻一見凰唯真而返,只留下這番感嘆,廣為流傳。 今時今日,林羨只覺得,再適合自己此刻的心境不過。 雖然他的修為遠不如當日的照悟禪師,現在的姜望也不能跟凰唯真相比。 但卻是同樣的仰之彌高,只覺無極。 緣見一面,已知天地之闊也。 而照悟禪師與凰唯真的這段故事,之所以是佳話。蓋因凰唯真成就衍道之后三十年,照悟禪師也得證衍道。 是謂“得見山高,才向高山去”。 面對心中高山,有人畏高不前,就此一蹶不振。有人千方百計,摧之毀之。有人則坦然贊嘆,往那高山行。 他林羨,要做照悟。 容國都城,名為肇光。 在登上觀河臺之前,林羨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中。 更準確地說,是在城西的一座院子里。 除開去秘境修行的時候,不曾邁出大門一步, 進出都只坐特制的馬車,行蹤是容國絕密。 容廷傾國之力,給他最好的教導、最好的陪練、最好的資源……就連國主都親自指點過他。 他去觀河臺之時,堪稱負一國之期望。 第(1/3)頁